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

2018-07-20鲁迅

  在鲁迅小说中,塑造出大量的农民形象,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农民形象的塑造,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出了大量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农民形象,利用多种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再现出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鲁迅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唤醒农民的觉醒意识,让农民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农民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一、被漠视的底层农民――阿Q

  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农民的愚蠢和质朴,但是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鲁迅刻画阿Q这一形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刻揭示出国民的弱点。阿Q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受尽了社会的压迫,在地主阶级的眼里,阿Q不是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呼来换取的牲口。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阿Q一无所有,只能够依靠苦力来生存,他没有个人意识,但是,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他自轻自贱和麻木不仁的安慰方式,甚至有欺负弱者来发泄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遭遇,阿Q选择用“精神胜利法”来麻木自己,在精神胜利法无法奏效时,他就选择用欺负小尼姑的方式来发泄转移。在这种社会中,阿Q是没有出路的,鲁迅对这一形象的塑造为读者揭露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真相,表达出了社会衰败的主要原因。

  二、梦想破灭的农民形象――闰土

  闰土是《故乡》中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表达了外国入侵背景下农民蒙受的苦难,闰土在经过了多年的时光后,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他的脸上刻上了深刻的皱纹,手变得干裂、僵硬,完全没有了童年的风采,生活的压力摧残着闰土的灵魂。见了阔别多年的好友“我”,闰土虽然表现出欢喜、凄凉的神情,但是也只是动着嘴唇,没有做声……这个经历了苦难的农民已经将童年真诚的友谊与阶级观念对立起来,这不仅污染了闰土的灵魂,也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性。《故乡》这部小说深刻的表现出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凋零与农民的生活现状,并对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因素进行了控诉,希望被害者可以及时醒悟,过上自己的新生活。

上一篇:鲁迅《野草》之《风筝》下一篇: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