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亦是后世“隐逸”之士竞相模仿的对象。
“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1]5050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史册对孟浩然着墨不甚多,但都不避其“隐”之好,历来文人骚客更不少提:“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李白赞其起卧于松林;“金銮消息远相招,雪满吟鞍过灞桥。处士本无经世志,强将诗句杜清朝”(王恽《孟浩然灞桥图》),画了一幅“渔夫”图;“明主怜才若赐官,奔驰微禄负家山。狂吟一首笑归去,满路秋光上醉颜”(郑思肖《孟浩然归隐图》),画下的形象既是隐者,亦是狂人……孟浩然的形象也就由此而定:一个归卧山林,不求闻达的隐者形象。察孟浩然所处之时,即“贤人在位众多,其道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不可概者也。隐逸之士此时广为存在,且最终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孟浩然成了“隐逸”者中的一名,但就其特定坏境而言,其情与其所受的教育、生活的时代、地理环境等都有关联,且无可或缺。
一、“兼济天下”之后的退守――儒家文化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孟浩然的人生。其在诗作中“降兵初灭虏,王粲始从军”(《送王宣从军》)、“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消忧”(《登安阳城楼》)赞扬王粲从军报复得以一展,慕其交游之广。隐为蔽也,即一心要隐,自身甘于匿迹于尘嚣,孟浩然慨叹王粲的所为表现的是不甘于松山老林的困守,想要出来一展济世之志,愿其志得以实现之后作为功臣的退守。又如孟浩然吟咏多次的羊公,称其“召夫多遗爱,羊公有令名”(《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韩公父尝为襄州使》),也叹“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送昌龄王君之岭南》),孟浩然追悼羊祜之外的感伤羊公功成明就,而自己此时只是一介布衣,纵然年岁渐逝,最终添加的只能是愁苦。
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盛唐诗人认为“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 [1]5120 。高适自语“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蓟门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杜甫高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尽管从政治成功律来说,盛唐诗人的政治成就比不上初唐诗人,更比不上中唐诗人”,但这种政治的热望“却远之胜过每一个朝代” [3]。但结果是“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不一而足。他们的政治理想的最终实现大多落空。山林亦没能成为体面的隐退处,而只能是理想遗失之后的退守。儒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对自我的保全,而孟浩然在徜徉于山水之间,最终做到“自适”与盛唐的文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