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读后有感范文

2018-07-12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

  上一次听学彪老师讲课已是两年前了,今天终于有幸又一次走进了学彪老师的课堂。

  他讲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能体现李白风格的一首诗——汪洋恣肆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梦幻离奇的意境。

  如果让我讲,我自认为讲不好,所以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以学生的身份来聆听这堂课的。

  学彪老师的课依然那样清新流畅,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整堂课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诵读,二是赏析。

  第一个环节,诵读。先听两遍录音,第一遍让学生静听,第二遍让学生跟读模仿。听完录音,让学生自读,学彪老师提了四个要求——加入想象,加入情感,抑扬顿挫,辅以手势。然后让学生展示朗诵,学彪老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

  第二个环节,赏析。学彪老师没有逐字解读,逐字分析,而是先后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天姥山的特点”,第二个问题是“‘乐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具体指什么?”两个问题把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全部含盖了,可谓提纲挈领。

  学彪老师这样的设计清晰条理,不枝不蔓。我认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课堂设计的好坏。40分钟的一堂课就好比一次短途旅行,当然,首先要确定旅行目的地,也就是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就开始设计旅行路线,路线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旅行者能否顺利高效地、节时省力地到达目的地,这条旅行路线的设计就是课堂环节的设计。课堂设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也正是学彪老师值得我辈学习的地方。

  学彪老师讲课依然是那样循循善诱,从容不迫,秉承了夫子之遗风(颜回曾赞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听他讲课总有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觉,随着他的引导,不知不觉间便明晓了,领悟了,通达了。为师者不正当如此吗?

  本节课一开始,学彪老师便提出了一个问题: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李白。我认为这个问题设置得非常好。首先,此问题难度不大,且答案并不唯一,每位同学均有话可说,参与性强。再者,一上课便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情境,走进文本。

  学生展示诵读时,有位学生很拘谨,读得很生硬,学彪老师便俯下身轻声鼓励她:“没关系,放开一点,大胆地加入你的想象和情感,就当其他同学不存在,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亲切而诙谐的语言让教室里顿时充满了轻松的笑声,朗诵的那位学生也消除了刚才的拘谨,再读就好了很多。

  整堂课学彪老师都是通过设置问题来推动课堂、带动学生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他又适时地鼓励、引导。一节课下来,学彪老师从未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点名提问学生,但课堂却进行得很顺利,这得益于他的循循善诱。

  学彪老师曾多次教导我,要学会给学生搭梯子,不要轻易替学生回答,因为思考过程无法替代。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学生不断地搭梯子,让学生踩着我们的梯子自己采摘知识的硕果。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我们的问题,就说明我们的梯子没搭好。所以搭梯子是一门学问,它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学彪老师的循循善诱,不就是在搭梯子吗?

  学彪老师这节课让我最佩服的是他设置的一个问题——“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具体指什么?

  我认为这个问题设置得绝妙。本句将全诗一分为二。之前梦境,之后现实;之前写景,之后抒情。明确了“此”字的含义,整首诗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情感,便了然于胸。

  读懂了一个“此”字,便领悟了整首诗的意蕴,真是提纲挈领,举重若轻。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个设计思路是很难想到的。

  之前我认为这首诗不好讲,就是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这个“此”字不是最好的切入口吗?学彪老师又教了我一招。

  这节课,受益着实不浅。

上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精选赏析下一篇: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