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木兰诗》的思想性

2020-04-20木兰诗

  《木兰诗》描写了一个光辉的女英雄形象,一位巾帼英雄形象。《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木兰诗》像一切民歌一样,也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

  探究《木兰诗》的思想性

  一、《木兰诗》的社会现实特点

  这首诗产生的时代,大概是在北朝的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以下特点。

  1.当时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是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2.当时战争频繁、兵荒马乱,在杀场被战死的、被屠杀的、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百姓。

  3.当时的赋税、徭役,特别是战争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总之,在这样的时代中,《木兰诗》刻画了一位巾帼英雄形象。

  二、木兰的英雄形象

  1.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都不能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依然冒着双重危险―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和被战死的危险,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全了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从这一行为可以看到木兰的舍己为人和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体现在一位劳动妇女身上,尤其难能可贵。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就在这么紧张的形势下,万里行军,到了苦寒的边塞,参加了长期的惨烈战斗。经过十年征战,她终于胜利归来。这更是木兰的非常勇敢,非常坚毅的优秀品质的突现。

  3.木兰凯旋归来后,“不愿尚书郎”,只愿“还故乡”,这同样是英雄行为,充满劳动人民的骄傲,蔑视封建社会很多人梦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东西――做官,大大高于那些多满腹诗书的人们。木兰回家后,她很快换上女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普通妇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一切,她觉得多么熟悉,又多么平常!这都表现了一位劳动人民英雄表里如一、质朴谦逊的本色。

  三、《木兰诗》、木兰形象出现的意义

  《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在《木兰诗》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没有用肯定的、赞美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正面的女性形象,但创造出这样出色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并当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过男人的英雄来歌颂,就我们接触到的资料,不曾有过。木兰形象的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抗议。这种抗议,即使还比较微弱,但它是最先出现,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十分可贵的。

  木兰形象的描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样的生活真理:木兰是女人,是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的女人,她没有任何脆弱的一面;她能够完成最艰巨的工作――包括百战沙场那样的当时人们一向认为女人不能够做的工作;她还是在缺乏一般条件(还得女扮男装)的情况下担任这项工作,而且完成的比男人更好。这不是向封建社会的男性中新的思想投出了结实的一枪吗?

  人民创造了木兰的形象,也是把她当作劳动人民的代表。那时的劳动人民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木兰的形象显示了她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愿望和要求,也表示了她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抗议。木兰形象的创造带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这样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从木兰形象中显示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是深深的生根于现实。木兰要求劳动,她回到家中即可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这表明她对原来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到她又将不倦的“当户织”了。木兰要求过和平生活,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战争结束后,她什么都不要,只要求有“千里足”尽快的送她“还故乡”;她爱家乡的亲人,她爱家乡的和平生活。木兰从军是为了代替年老的父亲,为了争取和平劳动的生活。

  《木兰诗》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木兰诗》的开头急剧,的确是令人忧虑,但这是真实的揭示了木兰那种“肠一日而九回”的精神状态,使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她的代父从军行为的难能可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那种类似“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壮的意境和氛围;而这些显然正和那些“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的描写一样,都是为了衬托木兰的慨然离家,战胜酷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那种的英雄气概的。正是这些描写使我们特别鲜明的感受到木兰那种慷慨、悲壮、勇敢、坚毅的精神状态,至于描写木兰回家的快乐、热闹的场面就更不用说了。

  拓展阅读:《木兰诗》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上一篇:《木兰诗》名师教学案例下一篇:《木兰诗》思想倾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