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主题

2018-07-17沁园春

  引导语:《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较为出色的诗词作品,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这两首诗的主题思想,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沁园春·长沙》主题之我见

  沁园春·雪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毛泽东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沁园春,词牌名。

  主题

  《沁园春长沙》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毛泽东。对于《沁园春长沙》的解读,大家一向遵循“教参”所持的观点,认为该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但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读,是一种无视作品内在时间与情感逻辑的误读。

  其实,《沁园春长沙》的情感基调并非昂扬、豪放,而是沉雄、苍凉,其中含有孤独、失意、迷茫等情感因素。其主题可表述为:作者通过对重游长沙橘子洲时所见景色及心情的描述以及对学生时代峥嵘岁月的回忆,一方面固然表达了诗人早年敢作敢为的书生意气和革命豪情,但是,另一方面更传达出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境况与心境——孤独、失意与迷惘。我们不妨重读此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作上片有三个字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独”、“怅”、“问”。

  何谓“独”?独自,孑然一人。独,在此说明毛泽东心绪不宁,欲独处静思。古代诗词中含“独”字的诗句一般都用来表达愁思,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令》)、“轻剪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等。

  何谓“怅”?《说文·心部》:“悵,望恨也。从心,长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望其还而不至为恨也。”说白了就是,由巴望却不得带来的遗憾与失意。毛泽东的“怅”由何而来?由“万类霜天竞自由”而自感不自由而来。对于这个“怅”字,课本的注解很值得商榷。此注解是:“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该注本身存在明显矛盾之处:“怅”既然“原意是失意”,又怎能在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失意”和“激昂慷慨”岂能相融?“慷慨激昂”能从“失意”引申出来?我不知道此注是基于哪位专家的意见?是臧克家吗?是郭沫若吗?一向措辞严谨的毛泽东怎么可能会用这个“怅”字来表达“慷慨激昂的心绪”?

  何谓“问”?就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毛泽东为何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该是因为他对于某些事情的不明朗或是对于某种大局的不能掌控。

  综合对以上三个词的分析可见,诗人写作此诗时的真实心境是:有些孤独,有些落寞,有些失意,有些迷茫。我们不清楚他当时到底具体遇到了什么,工作中、生活中有什么困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有些不如意,生活、工作中有他当时自感不能掌控的东西在。

  再联系下片。下片内容可用其中一个字来概括:忆。忆什么?忆往昔。忆往昔什么?忆往昔的峥嵘岁月。为什么要忆?就因为往昔的岁月美好与不平凡,而这种美好的回忆可以缓解现实的不如意和孤独感。

  综上所述,此作品的大致脉络是:立——看——怅——问(上片)——忆(下片)。上下两片构成了时间和情感上的反差:上片“今”,下片“昔”;上片孑然一身、失意迷茫,下片百侣结伴、意气风发。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粗浅分析,我以为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尽管《沁园春长沙》的整体风格沉雄、豪迈,但它传达出的却是毛泽东当时的某种孤独、失意和迷惘之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分析作品必须充分遵循文本,充分体察文本的措辞与行文及情感的脉络,不宜粗枝大叶地因为作者的身份和写作的大背景而架空文本,牵强附会。就《沁园春长沙》而言,据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毛泽东当时还只是一个32岁的青年,1925年9月到达广州,10月担任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第二年5月至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亲任所长。此作品,其写作时间落款是1925年,当是写于这一年的秋冬。尽管毛泽东写作此诗的时局看似不错,其个人也看似顺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这一时期就事事如意。我们不能因为他后来是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以及写作时的大背景不错就不顾文本本身的逻辑而牵强牵附会,硬要来个“为尊者讳”,我们应该尊重文本事实。其实主席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对于其诗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不会损害他的光辉。您说是吗?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与孙少安下一篇:纳兰性德《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