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2018-07-20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的毛泽东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KMT“二大” 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KMT代理宣传部长。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 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寒秋】

  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

  【湘江】

  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公里,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湖。

  【橘子洲】

  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湘江中。

  【万山】

  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很多。

  【红遍】

  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

  满江。

  【碧透】

  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问题探究下一篇:《沁园春·长沙》鉴赏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