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2018-07-21沁园春

  一、检查复习

  1、抽查学生巩固文学常识和上阕背诵情况。

  2、品位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二、学习品味上阕

  导入:诗歌——语言之母,语言的钻石。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体。(美学大师朱光潜)

  1、赏析上阕: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成份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这三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2)“看”字统领了下文诗词的哪几句?也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彻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2、上阕写景有什么特色?

  (1)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

  (2)通过那些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湘江秋色图”。

  A、“争”——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

  B、“击”——刻画了鹰的矫健。

  C、“翔”——形象地描绘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自由自在的神态。

  3、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作者面对寒秋时节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深思而感慨的心绪。)

  怅——词人深思感慨,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提问。这是由“看”而产生的“问”。

  这一问,能看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教案板书下一篇:沁园春长沙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