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触摸父亲的笑容经典抒情散文

2020-04-25散文

  父亲一生不苟言笑,那是一种男人的深沉;他的每一次微笑都像一缕缕微光,擦亮着她的视界。

  1.她儿时“多儿”与“少儿”的纠结

  小时候,她文静懂事,从小就是父母的乖乖女。加之是最小的女儿,自然格外受到宠爱。都说天下父母爱小儿,不是没有道理的。哥哥姐姐年纪比她大许多,看到父母都宠着她,有时半开玩笑地说:“咱们家儿女双全,你这个三儿,就是一个‘多儿’啊。”她听了,立刻紧张着一张小脸跑去问父亲,“爸爸,哥哥姐姐说我是‘多儿’,是真的吗?”父亲看着她,脸上溢满了慈爱的微笑,“谁说我们家小朋友是多,要我看是‘少儿’呢。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怎么会是‘多儿’呢?”说着便怜爱地把她拉到身边,给她掏耳朵。那时候,她是个特别敏感娇气的小姑娘,不放心让任何人给她掏耳朵,包括细腻温柔的母亲。唯独父亲才让她放心,因为一向脾气暴躁的父亲,为她掏耳朵时,总是小心翼翼,从来没让她有任何一丝不舒服的感觉。

  她知道父母喜欢她,也就更在意这份感情,总想做一个最乖的孩子,因为她不想让父母失望。全家人都知道父亲最宠她,甚至宠得没有原则。父亲是极干净的,他一向寡言少语,脾气暴躁,哥哥姐姐都怕他。有一年暑假,刚上初中的哥哥在家鼓捣无线电实验,房间搞得一团糟。还未来得及收拾,恰好父亲下班回家了。父亲看到满屋狼藉,眉头立刻紧皱起来,猜到是调皮儿子所为,就要冲儿子发火。母亲朝她使一个颜色,乖巧的她立刻跑上去,对父亲撒娇:“爸爸,对不起,刚才是我找玩具,把房间弄乱了,爸爸别生气啊。”父亲低头看到小女儿,眼神立刻柔和了许多,怒气早已烟消云散。姐姐丢了东西碰坏了物什,也会紧张地跑去找小妹。善良的她,不愿意看到父亲生气,姐姐挨训,也总是把责任揽过来。甚至父母亲闹矛盾了,她也会跑去对着爸爸妈妈撒撒娇。看着这个娇憨可爱的小女儿,父母的怨气立刻化为乌有,于是家里减少了很多硝烟的味道。甚至有时候,哥哥姐姐想买本书或者学习用品,怕被严肃的父亲拒绝,也会请她去做小说客。而只要她出马,必然皆大欢喜。母亲和哥哥姐姐常把她抱起来,边逗边说:“果然是个‘少儿’啊,想不到还能做我们家的灭火器和传声筒呢。”

  2.第一次坐吉普车,父亲的关爱载着她的任性和天真一路驶向远方

  父母工作的地方距离奶奶家90里地,那时还没有摩托车,更没有私家车。每个周末,父亲都要带着她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大金鹿自行车前面叮叮当当挂满了给爷爷奶奶的东西,她坐在后面的车座上,那里有一个父亲特意为她安装的小椅子。她两只手抓住小椅子的扶手,一路唱着歌,间或给父亲讲讲刚看的小人书。90华里,要骑上大半个上午。父女一路走着,说着,她像一个清脆的小铃铛,带给父亲一路欢声笑语。那时候,路上极少有汽车,更很少见到小汽车。偶尔父亲也会搭乘大卡车带她一起回老家。记得一个暖春的日子,四岁的她被父亲抱在自行车前大梁的小椅子上,原来父亲担心她坐在后面不安全,又把小椅子拆下来按在了前面。父亲和她一路说笑着往奶奶家赶,忽然,一辆吉普车从后面飞驰而过。她指着疾驰的吉普车,仰起小脸,头正好抵在爸爸的下巴颏上,抬起眼睛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坐小汽车。”爸爸听了,居然停下车子,在路边东张西望起来。那时候,整个县级市也很难见到小型汽车,吉普车也是凤毛麟角。父亲站在路旁,边用手扶着车把,边看着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这时,一辆半新的吉普车从后面驶来,慢慢在他们面前停下。车上一位伯伯探出头跟父亲打招呼,一向不肯求人的父亲见到熟人,竟破天荒推着自行车走到车子前,打听车的去向。可能是巧合吧,吉普车正去往奶奶家方向。父亲说明意思,车上的伯伯下了车,把她抱了起来,热情地招呼她跟他们一起上车。就这样,那位慈爱的伯伯一路与她说着话,把她送回了奶奶家。而父亲则一直骑着自行车,紧紧跟在后面。

  随着年龄渐长,她由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长成一个清秀苗条的小姑娘,模样也越发长得像父亲了。人们见了都会对父亲说:“老王真有福气啊,女儿聪明懂事,而且越长越漂亮,越来越随你了”。父亲听了呵呵笑,低头看看女儿,虽不说话,那种骄傲早已溢满眼角眉梢。

  3.文学的启蒙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植下一粒种子

  夏天的晚上,父母要到院子里乘凉,她会轻轻给父母搬来小椅子,请父母坐下。然后还没等父母说话,她早已飞身进屋,顷刻,一把大蒲扇就塞在了父母的手里。然后,双手拄着腮帮,自己搬一只小板凳,坐在父母面前听故事。那时候,仰望天空闪烁的星星,父亲就会给她讲用肉眼比中国科学院天文台早2小时发现天鹅星座新星的段元星;换一条新裙子,母亲会给她讲从黎族人那里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并回家乡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织造技术的黄道婆;以及“淡淡妆,自然样”的汉家姑娘王昭君;中国现代第一位大学女教授陈衡哲;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逐渐成长为坚强战士的知识分子林道静——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她,沉浸在父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渐渐成长为一个散发着书香气息的娴静女孩。

  她家里有很多藏书,从小生活在浓郁的书香之中。那时候她认不得几个字,读书总是半认半猜。即使如此,却没有丝毫减少读书的兴致。每天晚上入睡前,是她最开心的时刻。那是属于她的固定的读书时间,无论父母多么劳累,工作多么繁忙,总要给她读一段书。《暴风骤雨》、《青春之歌》、《王昭君》、《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样,每天晚上,她都会伴着书香甜甜睡去,梦里仍沉浸在书的意境中。那时候,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接受了文学的启蒙与熏陶。父母为酷爱读书的她订了很多文学读物,《中学生》《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在属于她的小屋里,父亲专门帮她建了一个图书角。每个周末,同学们都会来她的家里借阅。而父母就成了她最好的助手,帮助她做好借阅记录,为她包书皮,揩洗污渍。这时候,父亲会把同学们借阅翻破的书页耐心整理裱糊好,教育她读书人要懂得爱书的道理。也因此,直到现在,她都对文字对书本有种特别的感情,爱惜书本,敬畏文字。

上一篇:细品人生岁月散文下一篇:走进太阳升起的地方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