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雁落脚的地方》优秀读后感

2018-08-20散文

  大雁落脚的地方读后感(一)

  颗假的第一周,爸爸就给我买了老师推荐的书【毕淑敏散文】,我感触最深的是散文的第一篇【大雁落脚的地方】。

  出生在新疆巴岩岱的毕淑敏,半岁便与父母搬到了北京。北京的喧嚣,自然使作者对巴岩岱产生向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幻想。终于,1997年夏末,作者与母亲赴新疆。巴岩岱,意思是大雁落脚的地方。路途中的母女俩,想象着巴岩岱的美景,却怎么也不会想到,到了那里,四五十年前的破旧房子,四五十年前屋旁的溪流,四五十年前附近的小山,也包括四五十年前当作者父亲在世时,母亲临产,父亲张望随后又再赴疆场的小窗户,都消失了似的,一切都找不到了。临走前的一个早晨,老王帮忙带着两人找到了那所破房子,门上那把生锈的大锁锁住了儿时的哭声与欢笑,也锁住了母亲夜晚不住地抚一摸。撬开锈锁,屋内布满蜘蛛网,但埋不住母亲的记忆。她一一地介绍着原先屋内的摆设。

  我对这篇文章的题目“大雁落脚的地方”有深深的感悟。在大雁落脚的地方,也就是作者的出生地,一直以来都是作者向往的地方。但多年以后,一切都变了。顿时回忆起我上幼儿园。那时家在一妈一一妈一单位的旁边,整个单位的人都住在那儿,既有幼儿园,又有小学,从两三岁开始我就常常独自下楼找小朋友玩。门口的“小花园”,更是趣味横生。里面的榆树,不怎么高大,我刚刚能够到。春天,那迎春花,金黄的,满树的不知名的红白相间的花儿,更是引起我无限的兴趣。因为我一岁半就上幼儿园了,所以幼儿园里的老师对我特别好,老师一直抱着我,在老师的怀里,我寻找到了欢乐。

  可如今,幼儿园因孩子少便停办了,朋友们也都搬到了城里住。那小花园,也很荒凉了。走在大街上,再也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声,这真是一种悲哀。爸爸却告诉我,时代变了,人自然也变了,人们的离去正象征着时代的进步。但我觉得,在那大雁落脚的地方,永远地失去了什么……

上一篇:街角的温度散文下一篇:读散文《朝花夕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