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四大症,风、痨、臌、膈。噎膈就是其中一个,所以噎膈不是一个好治的病,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病很像中医讲的噎膈。西医诊断的食道癌就很像中医讲的噎膈。
一、认识噎膈
噎膈这个病爲什麽叫“隔”呢?
“隔”有两种写法:
一个是“膈”,这是因为这个病是病在横膈膜之上。
一个是“隔”,这是因为阻隔食物不下。
所以这个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吃不下东西,有东西噎住了,隔住了,所以叫噎膈。刚开始得病的时候,比较粗糙的东西患者是吃不下去的,到最后连水都喝不下去了,病情越来越向下发展,这是这个病的特点。
(一)津液干枯为膈食病根源
“隔食病,津液干”:隔食病的一个特点就是津液干枯、不能润泽,这也是这个疾病的根源。人的消化道既要有气的推动,又要有津液的润泽才能通畅,所以津液干涸以后,人就吃不下去东西。“胃脘闭,谷食难”:胃脘津液干枯了,胃脘就会闭合,然后变得很小,这时候往往就是吃干的东西下不去,喝水还能下的去,这是这个病一般的特点。
由于膈食病根源是津液干枯,所以历代医家们就想了很多补津液的办法,等到津液补起来之后,病人自然就能吃下去东西了。当你看到膈食病患者由于吃不下饭,慢慢逐渐饿死,这是非常可怜的。二、噎膈的时方治法(一)明清医家们的治法“时贤法,左归餐”:明清医家们也有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病。
比如:赵养葵先生用大剂量的六味汤。六味汤就是六味地黄丸的方子变为汤药,这是养阴的。高鼓峰先生仿照赵养葵的方法用六味地黄丸加上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杨乘六用左归饮(左归饮是六味地黄丸的一个变方,主要是滋肾阴的)去茯苓,加上当归、生地。左归饮里面有甘草,可以把滋阴的作用引入阳明,引入中焦,这样就能开展胃阴。为什么去茯苓呢?因为恐怕旁流入坎,因为茯苓淡渗利湿,是往下去的,如果方子里面有茯苓就不能够专顾阳明,所以要去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