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氓》到《孔雀东南飞》

2018-07-17诗经

  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古代叙事诗以“诗”叙“事”,是古代社会的缩影,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还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近年来,古代叙事诗因其具有多重研究价值,其作用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以世界文化的视野为观照,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早期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都呈现出了从重再现(叙事)到重表现(抒情)的发展趋向,而其中,诗歌的发展尤其显著。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历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价值方面,还关系到了历史、社会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叙事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由叙事内涵向抒情内涵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古代叙事诗发展的研究,可进一步掌握历史演变的规律。基于此,本文提取了古代叙事诗的两个阶段性代表:《氓》与《孔雀东南飞》,并由此而展开了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论述。

  一 古代叙事诗的形成概论

  叙事诗是中国最早的古代社会记录文献,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对此已毫无异议,然而对于叙事诗的形成至今却众说纷纭,难以考证。鉴于劳动创造是原始社会乃至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笔者认为,民间是古代诗歌文化的诞生之源,叙事诗是脱胎于原始的诗歌文化。针对这样的认识,笔者现进行考证。

  1 乐曲的形成

  劳动的号子是最原始的音乐,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韵律。乐曲始于远古人民的图腾崇拜,在祭祀活动中人们模仿劳动场景,配以简单的击打乐器,这即是最初的乐曲形态。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将一年的收成归功于“天”与“帝”的眷顾,并由此进行对“天”、“帝”的歌颂,开展大规模祭祀活动,并将乐曲配词,而这即是创世叙事诗的雏形。

  2 叙事诗的萌芽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由西周至东周,即春秋战国,前后共延续了近八百年的时间。西周重农轻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业生产,西周末年,中原地区已形成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结构。从《诗经》中十五“国风”诗歌的基本形态来看,西周时期是民间叙事诗的重要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由国家提倡耕种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许多英雄叙事诗以及爱情叙事诗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3 叙事诗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问鼎,群雄逐鹿,东周王朝已趋于没落。据考证,历史记载的“五霸”、“七雄”事实上不尽于此,大小诸侯约二十余国,参与了争霸的过程。其间,东周天子乃至各诸侯国为了了解各地的民情国情,出于政治目的,采集了反映各地民俗的诗歌,从而促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而至此,叙事诗体裁也已基本成型。

上一篇:《卫风·氓》婚姻悲剧下一篇:《诗经 国风》中的水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