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桑意象的原型分析

2018-07-20诗经

  桑是《诗经》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的文化内涵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对桑意象意义的演变着力不多。

  自荣格第一个提出原型①的概念,到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把原型具体地运用于艺术批评之中,原型批评理论便开始逐渐被世界上的学者们所认识和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的研究中。

  在利用原型理论来研究中国诗歌的学术队伍中,傅道彬先生是走在前面的一位。他在《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1]中提到:“兴是中国诗歌关于原型的古老解释。诗中用于表情达意的自然之物,凝聚着上古人类赋予它的最深刻的文化意义。”他认为“兴”就是“原型”的一种。然而傅先生关于《诗经》中意象的分析并没有具体完全展开,本文试以桑树意象为例来进行原型分析。

  在《诗经》中,保留着很多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桑就是其中一种。在305篇的《诗经》之中,桑意象的出现多达22篇。其中《国风》13篇,小雅7篇,大雅与颂各1篇。具体篇章大致如下:《国风》中有《氓》、《??贰ⅰ督?僮印贰ⅰ渡V小贰ⅰ抖ㄖ?街小贰ⅰ镀咴隆贰ⅰ娥疯伞贰ⅰ斗诰阡病贰ⅰ妒?吨?洹贰ⅰ冻盗凇贰ⅰ痘颇瘛罚弧缎⊙拧分杏小赌仙接刑ā贰ⅰ痘颇瘛贰ⅰ缎≯汀贰ⅰ囤羯!贰ⅰ栋谆?罚弧洞笱拧分械摹渡H帷返取1疚拇由R庀蟮幕?疽庖迦胧郑?ü?菁八?奈幕?诤??云诮沂旧R庀蟮纳3绨荩ㄉ???鳎?-女子(母亲)--爱情---家园文化内涵的的动态过程

  一、 桑树崇拜-----生命之树

  原始崇拜往往有着深刻的物质动因,桑园一方面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滋养着人类文化发展的精神家园。

  在原始社会早期,森林曾是人类的原始家园,它的茂盛葱茏和累累果实庇护人类在荒蛮的远古中生存。后来人类走出森林,开启耕种,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的文明时,人们对森林血缘一般的感情,在桑林与桑园之中再次得到寄托与延续。桑树、桑林在远古时代先民的物质世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桑缫丝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活动,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也是古代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的社会模式。这一点在《诗经》中有具体体现。

  如《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八月雈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为公子裳。

  这首诗详细描述了周朝丝绸的生产过程:先整枝、然后采桑、采蘩、备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才是织帛、染丝,最后成衣。

  《大雅·瞻昂》: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可以看到当时妇女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就是采桑养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吃穿以及贸易往来都是和桑树紧密相联的。桑树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

  在文化发展的精神家园中,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中桑树也具有特殊意味。

  桑树在原始宗教信仰和传说中,是生命树和母亲树的象征。这一认识源于人们对蚕的生命意识。古人对蚕的崇拜源于蚕在生命蜕变过程中所体现的生命再生的价值与意义。蚕一生由卵而虫,由虫而蛹,由蛹而蛾的蜕变过程,使古人觉得它有起死回生的神力,因此,古代墓葬中渴望借助蚕的这种不断蜕变的生命形式而获得自身生命的复生和延续,无怪乎将随葬用的人畜模型也称作与蛹同音的俑,被人们赋予蚕一样的生命和灵魂。

  探索源泉是人类的本性,人们在惊叹蚕的这种不断蜕变的外在生命形式时,又会思索支撑这生命蜕变的动力与力量的来源,这自然也就集中到了桑树的身上,是桑赋予了蚕生命华丽蜕变的不竭动力。因此桑便成为了生命创造者延续者蜕变者的象征,如此,桑便成了一种蕴藏和体现着上述生命力量和生命意义的宗教文化形象。 

上一篇:《诗经》爱情意象下一篇:论《诗经》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