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与牛

2018-07-20诗经

  牛这种动物在《诗经》中主要用作祭品,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牛角也可充当饰物或酒器等,但再神圣也毕竟是死的物品。

  “牛”这个象形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取象于牛的头部特征:上边两个角,角下两只耳朵。《说文解字》说牛:“象角头三封尾之形也”。牛上弯而对称的是牛角,中间部分象牛头,又象牛鼻。《周颂•良耜》形容牛角的弯曲说:“有 其角。”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称:“卜辞牡牝字无定形,牛羊犬豕马鹿均随类赋形,而不尽从牛作。”后代固定地以“牛”作为“牝牡”的偏旁有其原因,《说文解字》云:“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牵牛”见于《小雅•大东》“ 彼牵牛,不以服箱。”牵牛星徒有虚名,不像牛那样会驾车。牛在古人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先民便用牝牡泛指所有的雌性或雄性动物:牡既可指雄禽,如《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也可指公兽,如《硕人》“四牡有骄”。牛在《诗经》这部古老诗集中有何功用呢?先民又是怎么看待它们的呢?

  一

  据传我国在公元前七千年左右便开始养牛,当时为了吃肉。黄帝时代开始用牛驾车,西周时又用它耕田。而《诗经》中的牛主要用作祭品。《礼记•王制》云:“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牛羊猪三牲全备者,谓之太牢;只有猪羊者,曰少牢。《鲁颂• 宫》:“秋而载尝,夏而 衡。白牡 刚,牺尊将将。”为了使秋天祭祀用的牛完好无伤,夏天就用栏木把它们圈养隔离起来,足见郑重其事。用红色和白色的公牛祭祀,还要把酒尊也做成牲牛的形状。

上一篇:《诗经》中“柳”的意象下一篇:《诗经》的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