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花语”

2018-07-21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流传下许多优美的篇章,其中就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千百年来,花一直是浪漫的象征,美丽的代表。花的美丽得益于外在的色彩,而花的内在本质更进一步增添了花的美丽。花进入了文学的领域,使文学中的“花语”更加丰富多彩。中国是花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度,《诗经》给我们的文学留下的不仅仅是艺术的宝库,也是精神是财产,同时也是一座花卉的园林,促使花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在《诗经》中充分体现出来。花令我们的文学更加摇曳多姿,也给我们生活添加了乐趣,聆听《诗经》中的“花语”,感受花的审美艺术,陶冶人的情操。

  一、借花拟人,表达美好情意

  花外在的美丽,抒发着浪漫的情怀。它的精细、柔嫩、敏感、漂亮都和女人一样,让人觉得花就是女人,女人就是花。以花喻女子,借花拟美女,在《诗经》中就有直接的表现;《郑风,有女同车》里就有“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即槿花,直接把鲜花比作美女,写出了女子的美丽,使男子难以忘怀。再如《郑风・出其东门》也有“有女如茶”的比喻。荼就是茅花,颜色洁白、轻巧可爱,写出了姑娘美丽可爱,但男子并不为所动,突出男子对自己的爱妻不离不弃,表达出了对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中把美丽的花儿比作美丽的女人,让人陶醉;也比作忠贞不渝爱情,让人感动。所以,人们把美丽的花看成美丽的人,美好的事,自然也代表了人类许多美好的情感。

  花的美丽不仅给人以喜悦,同时也给人以伤感,外在的美往往会联系到自身、社会。《郑风・山有扶苏》,描写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其中荷华就是荷花,游龙即水荭。诗人直接点出扶苏与荷华相配,乔松与游龙相合,意指君子与美女匹配,但天不随人愿,不幸嫁给了一个品行不端的丈夫;用“荷华”与“游龙”来比喻女子的美丽高洁,来表达一种不幸的婚姻,内心的痛苦。再如《小雅‘苕之华》也写道:“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花,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苕,就是凌霄花。诗人看到凌霄花的凋谢、老黄,也联想到自己慢慢老去,心中不由伤悲;又看到凌霄花长势茂盛,生机盎然;而对照自己落破,流离失所,更加痛不欲生。所以身处乱世,感物伤怀。

  因此,当人的感情融入到花中之后,花与人的命运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小雅・白华》首句写道:“白菅华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当“白华”被认为“菅草”,用白茅草来捆它,代替它,从而自己失宠受疏远,使我孤独。《毛诗序》解释说:“《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诗也。”白华正是申后的自况,被视为菅草而受疏远,受冷漠,白华的高贵,玉洁此时全无,心中的忧伤。哀怨,凄凉油然而生,与花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诗经》中往往把花比作美人,比作美好的事,以此来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情,用景语来表达内心喜悦或不平,所以,把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以花喻人,花格和人格相联系,传达出内心的心声。花开花落,情感起伏不定,在对花的审美感受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上一篇:《诗经·关雎》历代解读的分析下一篇:《诗经》爱情诗中的回荡表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