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传的读后感

2021-01-18苏轼

关于阅读苏轼传的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阅读苏轼传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苏轼传的读后感1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

  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江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中国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阅读苏轼传的读后感2

  《苏轼传》是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和崔铭合著的一部书,四十五万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写得很好,但这却是一部不好写的书。苏轼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著作多,面广,这是难点之一。还有,就是有林语堂的名著《苏东坡传》在前面比着,那书写得那么精采。

  我读《苏轼传》,觉得全书对苏轼的评价,大体与《苏东坡传》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谓:"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苏轼传》大体是以这种评价展开的。不过书的副题《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们是极力从苏轼生活经历来理解和描写他的。因此这书自有它的不容忽视的特点。

  一,它严格按编年叙事,而且强调苏轼作为作家的一个方面。全书将苏轼的诗词文章贯穿它的一生,对比看起来,《苏东坡传》就不是这样,它要照顾英美读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诗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传说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本《苏轼传》对读者从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叙事中展开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阐释,而且阐释得极好。在此,就表现出王水照先生对苏轼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传记里应用随心自如。苏轼的心事、文思,与天下的政事,交织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难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没读过苏集的读者,从《传》中引用的大量诗、词、文中,特别是从并不常见的随笔、短笺中,能领略的,真是不少。

  二,林语堂酷爱苏东坡。林写的是文学性更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创作。当然林氏有他充分的历史材料证明,而我总觉其着眼点在于苏东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爱的人格。而《苏轼传》则更带有学术性。它更全面,更讲究论证。的确,苏轼的风流潇洒,几乎是天成。但是,环境也造就它。不论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看生平,还是从生平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不单有潇洒风流,而且有个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难。乌台诗案中国最可笑的文字狱之一后被贬黄州,是苏轼生活的关键一步。在林、王二传中,都重点写。余秋雨重要散文《苏东坡突围》也选这一段来写。苏轼的人生和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此都是一个高峰。对这一段生活,《苏轼传》无疑写得更丰富。

  它把痛苦和苦难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惊心动魄。苦难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过分地渲染了苏东坡在苦难中的乐天、快活,甚至把他在"乌台诗案"里受审时的屈辱与痛苦也说成"有趣"。《苏轼传》则把黄州生活写得更令人可信。比如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是惊弓之鸟了。他在黄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见的民间疾苦,苦日子也尝到。在此有一点不可不提。苏轼在黄州时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给他的朋友也是政敌章忄享的信中对已往表示悔过。林传说,是"一封非常贴切的回信,悔过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体不过",简直可请皇帝过目;言外之意是应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则以为"可能夹杂着个人求助的动机"。我以为写得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对新法了。这似乎顺理成章。王著写出的诗人,更复杂、真实些。

  三,关于王安石变法,林氏的否定也许太简单化。而王著则更客观些。关于苏、王二人,当然都是大作家,苏比王高。此书提到变法时,曾对比苏、王的见解说:"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也是客观的。此书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从王安石与苏轼的交往中写的,重头文章在王安石罢相以后。苏轼在金陵访王,政敌又成文友,旧怀尽释,论文极乐。那一大段就写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风雅,更写出两位大作家的可爱。

上一篇:读苏轼《定风波》有感下一篇:《苏轼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