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诗中的“十愿”

2018-07-18陶渊明

  引导语:在《闲情赋》里,陶渊明找不到出路:“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以无攀。”大家学习过这首《闲情赋》?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十愿”,我们一起来了解是什么?

  《闲情赋》“十愿”: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衿之宵离,愿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与床前。

  愿在昼夜而为影,常附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衿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用奇特的想象,把自己幻化成各种器物:

  一愿自己是美人衣服的衣领,能承托美人的芳容,但悲哀的是罗衿到了夜晚就离开了美人,埋怨那秋夜漫长;二愿自己是美人衣裳的腰带,能束着她纤细窈窕的身躯,但嗟叹冷热温凉的不同的季节,美人啊,有时脱去旧的换上了新衣;三愿自己是美人头发上的光泽,在美人的肩上梳刷着飘飞的发丝,但悲哀的是美人屡次沐浴,使自己随着白水流去而干枯;四愿自己是美人描眉的黛色,随着美人的顾盼而远望,但悲哀的是脂粉尚且新鲜,美人啊,有时毁掉再化上浓妆;五愿自己是芦苇为美人编织成席,使美人柔弱的身体在三秋都得到安逸,但悲哀的是被有纹彩褥子替代,刚过一年又要换成新的;六愿自己是美人脚上的绣花鞋,附着在美人的洁白的脚上跟着她周旋,但悲哀的是她行动举止有节制,让我孤独地躺在她的床前;七愿自己是她白天夜晚的影子,常常跟随着她奔走东西,但悲哀的是那高树有太多的树荫隐没了我的身影,感慨有的季节却又有所不同;八愿自己是夜晚美人窗前的烛台,在窗扉之间照着美人娇羞的容颜,但悲哀的是那月亮发出柔柔的光,掩灭了我的身影藏匿了我的光明;九愿自己是修竹数竿为美人编织成扇子,让她温柔地握着我扇出悠悠的凉风,但悲哀的是那薄薄白霜覆盖大地的早上,美人啊,却顾看着衣袖把我放在一边让我归思难收;十愿自己是树中的梧桐,作成美人膝上弹奏的琴,但悲哀的是在美人高兴之极却引来悲凉,最后生气地推开我而停止了琴声。

  《闲情赋》在《陶渊明集》中别具一格,赋中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美人身上。他的诗歌,他的小赋并非浑身恬淡静穆,虽然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也有对爱情的追求。

  至于是否是爱情,观点不一。《东山草堂陶诗笺》卷5说:“其赋中‘愿在衣而为领’十段,正脱胎《同声歌》中‘莞覃衾幄’等语意,而吴竞《乐府题解》所谓‘喻当时七君子事君之心’是也。《诗》曰:‘云谁之思,西方美人。’朱子谓‘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怨美人之迟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此赋正用此体。”其意思是说,此赋是寄寓政治抱负的作品。但此说显得牵强附会,虽然描写了美人,但并非美人一定是寄寓盛君而言的。这篇小赋确凿是为爱情而作的。其理由有三,其一,他本人在序中说:“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天凤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他是继续张衡、蔡邕之作而作,仍是抒情之作。其二,俞文豹《吹剑四录》、张宗祥《吹剑录全编》第107页也这样论述:“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盖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其三,“赋情始于楚宋玉、司马相如,而平子、伯喈继之《定》、《静》之辞。而魏则陈琳、阮禹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炀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者也。”(何孟春《陶靖节集》卷5)黄子云《野鸿诗的》评价陶渊明:“古来称诗圣者,唯陶、杜二公而矣。……余以为靖节如老子,少陵如孔子。”黄子云评价准确!

  陶渊明他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我们借此能看到伟大诗人的另一侧面。他的《闲情赋》正是这样一篇充满想象的爱情佳作,他的爱情长出了翅膀。

上一篇:柳宗元的朝代下一篇:《闲情赋》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