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文化集锦

2018-07-18滕王阁序

  导语:《滕王阁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是汉语言运用达到极致的典范之作。它精妙绝伦,光彩四射,洋溢着异样的光辉。品读《滕王阁序》,就如同与中国文化做一次高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文化集锦

  [链接一] 初唐四杰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书香之家。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王勃是唐初四杰的佼佼者,以独具特色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链接二] 四大名楼

  ⑴滕王阁——《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⑵黄鹤楼——《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

  ⑶岳阳楼——《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⑷鹳雀楼——《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链接三] 相关名句

  ⑴“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千古的名句)

  ⑵“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传世名句)

  [链接四] 相关对联

  南昌滕王阁有一著名楹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这是一副集句联。分别集自两首诗和两篇散文。巧妙化用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和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评点一] 一件轶事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这一天正是阎伯屿女婿吴子章的生日)在滕王阁大摆筵席。王勃也在被邀之列,不料阴差阳错坐在了首席。阎都督此次宴客,本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都推辞不写,而王勃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这一下,可惊呆了吴子章,气煞了阎伯屿。阎都督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吴子章在一旁也自愧不如。《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评点二] 一件憾事

  王勃一篇即席之作使得吴子章宿构的《滕王阁序》从此湮没无闻。其实,吴子章其人文章写得颇好,也算个才子。假使他的文章也能面世,与王勃之文二星辉照,那该是文坛上一大快事!

  [评点三] 一件幸事

  由于阎公的雅量和学识,王勃的《滕王阁序》终能名留后世。着与阎伯屿的慧眼识文分不开的。他终于以质取义,改变初衷,让王勃的这篇佳作铭刻于高阁。阎公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像他这样权倾一时、一呼百喏的人物,谁不仰承他的鼻息?一篇妙文,一段佳话,成就了一座楼阁。文因楼成,楼借文传,而文章之后,则涌动着人品与才识暗流……

  [点击一]对偶品析

  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乎""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试就第1段看其对偶关系: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点击二]佳句品味

  《滕王阁序》中的警策句、华采句,方式灵活,不拘一格。

  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宝天华,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地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

  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语句多多,不一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

上一篇:初中《河中石兽》教学反思下一篇:《滕王阁序》写作技巧以及文章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