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王安石教案

2018-07-20王安石

  引导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此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下面是这首诗的教学设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先进行了预习,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合作探究能力有限,稍拓展的问题则灵活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意思,会背诵和默写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收到什么启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登飞来峰

  1.同学们好,大家业余时间喜欢爬山吗

  交流当地名寺宝林寺风光,引入宝林山。(飞来峰也叫宝林山。)

  欣赏飞来峰风光。

  书写 标题 飞来峰

  这里的风光可真秀丽呀,我们今天的快乐之旅不孤单,宋朝有位才华横溢的宰相王安石也来过这里。下面我们就和他一起出发吧。

  活动2【讲授】登飞来峰

  2.读诗,读通顺。

  书写 登 王安石

  指导朗读,加上停顿。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动3【活动】登飞来峰

  二.设疑自探

  师生一起提出疑问,提出教学目标,出示自探提纲。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依纲自行探究 5分钟

  活动4【活动】解疑合探

  三.解疑合探

  1.介绍作者

  学生先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后教师推荐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

  方法指导:先理解句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再把这些各个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句通顺完整合适的话。强调一定要突出重点词的意思。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学生展示评价诗句意思。

  整理文脉

  板书:

  借景抒情

  (铺垫)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借情喻理

  (目的)

  活动5【活动】质疑再探

  四,质疑再探

  1.名句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表面意思,实际含义 )

  2.提出文理

  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熟读成诵

  小组内班内举行背诵比赛,背诵熟练有感情的展示。

  活动6【练习】练习

  拓展练习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 ___之一。

  (2、)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

  (3.)积累其他与登高有关的名句

  活动7【导入】总结

 

  延伸阅读:

上一篇:北宋王安石的诗下一篇:王安石登飞来峰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