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汪曾祺

2018-07-20汪曾祺

  引导语:汪曾祺是江苏省高邮市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相关信息。

  不知为什么,从小时候起,我们兄妹的户口卡和各种表格中“籍贯”一栏,都填的是“北京”。别人看了,常常会很吃惊地说:你是老北京啊?真瞧不出来!我心里明白,那敢情是瞧不出来,我们根本就不是老北京。

  可是“籍贯”,也就是我们的老家,在哪儿呢?在北京可走的亲戚,都是妈妈的福建亲戚。他们凑在一起,呱啦呱啦地讲福州话,我们听不懂,爸也听不懂,没有办法加入他们当中——尽管爸一向说自己的“耳音”很好。每当这时,他都显得有些失落,坐在一边、找点什么东西胡乱翻看着,闷闷的。

  爸过去不大谈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们也想不起详细地问他。只是听妈妈说过,他很小就死了亲娘,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从来没有回去过。爸有时给他姐姐寄些钱,寄到镇江,我们随着妈妈“你姐姐……你姐姐……”地说,他也没有意见。我记得曾经从爸的抽屉中翻出一封落款“谈如”的旧信,问他:“谁是淡如?”“我父亲。”我们就“汪淡如如何如何”地说他父亲,爸并不制止。我从没有觉得“你姐姐”和“汪淡如”该与我们有什么实际的联系。在我们的印象中没有故乡的概念,自然这种亲情就很淡薄。

  “文革”中,知道了爸的父亲是“地主”,于是在本来淡薄的感情中又加上一层反感。偶尔爸说起他父亲的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只是不失时机地起一个哄;家里买了好的咸鸭蛋,爸说远不如他家乡的麻鸭下的蛋好吃,又说他的祖父把一个咸蛋分成两三顿下酒,我们会嘲笑地说“穷地主”。

上一篇:汪曾祺《最响的炮仗》下一篇:汪曾祺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