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品中的和谐美

2018-07-20汪曾祺

  导语: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的作品是独特的。他以轻淡的文笔些平常人事,不追求大人物、大事件、大题材,只在平常人事上落墨,开掘大精神、闪光点;文章结构大巧若拙,看似随心所欲,实则苦心经营,看似闲笔满篇,实则行止自如,无序之中有序,为文无法而至法;语言表现为流动的美、静止的美和生活的美,流动不拘,无迹无碍。

  一 、以轻淡文笔写平常人事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士大夫家庭,“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1]教导汪曾祺读《论语》,写初步的八股文,这位祖父非常疼爱这位三房的长孙,“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孙子的偏爱,也仅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2]

  汪曾祺的父亲王菊生,“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3]而且“我的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坐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十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4]

  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童年里,汪曾祺的每一寸时光都是柔软的。大运河穿城而过,他尽情地欣赏着河里的渔舟、大淖的岚烟、大堤下的鸽背、菩提庵的法事、戴车匠的车床、小锡匠的锤声……在这个纯朴、褪色的小城里,汪曾祺闻到了一种辛苦、笃实、清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汪曾祺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教他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在高先生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得文笔写平常人事,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5]

  如此的环境直接影响了汪曾祺的写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不会有金刚怒目似的愤恨之笔,只会充满菩萨低眉似的轻淡之文。然而这种轻淡之笔并不是对世事的冷漠,漠不关心,恰恰相反,汪曾祺的轻淡之笔下蕴含的是对这个轻甜、微苦的世界及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深沉的爱,这种轻淡是绚丽之极的轻淡,是融入丰腴的轻淡,也只有在这种轻淡之笔下,平常的人事才会显现出和谐之美。汪曾祺的作品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任务,在他的笔下,有贩水果的叶三们,有画画的季匋民们,有走码头卖艺的王四海们,有开炮仗店的陶虎臣们,有医病的王淡人们……他们是那么的平常,如沧海一粟,在世界三千,众生芸芸之中,不辨你我。作为一个单独的生命个体,他们身上又透露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都有着一颗仁爱的心,善良正直,热情诚挚,多情重义,舍己为人,颇有上古之风,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上一篇:浅析汪曾祺散文《金岳霖先生》下一篇:梁实秋作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