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乡愁》朗诵停顿

2018-07-16席慕容

  《乡愁》是席慕容的一首有名的现代诗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席慕容的《乡愁》朗诵停顿,欢迎大家阅读。

席慕容的《乡愁》朗诵停顿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的《乡愁》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歌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容的《乡愁》分析

  1982年,席慕蓉写下了现代诗歌《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1989年,席慕蓉第一次踏上返乡之路,从此,她身体里关于家乡的基因被激活,作品再也离不开家乡,只是,她的忧愁已经一步步演化,她从寻找母土的孤独迷惘中走出,开始将关注力扩展到了整个游牧文化。

  席慕蓉新作《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流动的月光》由作家出版社最新推出,10月23日,刚在南开大学参加完叶嘉莹执教70年纪念活动的席慕蓉来到北京,72岁的席慕蓉如同她的诗一样澄澈温和,自称非文学中人的席慕蓉幸运于自己的诗能被读者接受,在她看来,有了人类就有了现代诗歌,读诗、写诗是每个人生命的本能。而对她个人而言,生命中最大的幸运是让她在中年遇到了原乡。

上一篇:席慕容《乡愁》教学设计三篇下一篇:席慕容乡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