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教案3篇

2020-05-04辛弃疾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辛弃疾《水龙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篇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二、补充注释:

  1.岑:小山。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的语序。

  3.“看了”:看够。

  4.登临意:登临的内心感受。

  5.季鹰:张翰的字。

三、赏析词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

  3.移情入景的手法。“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

  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特色:

  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7.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8.下片三个典故连用,用典的方法上是不同的。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而辛弃疾用来表达国难当头、谈不上弃官回乡之意。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作者正面用典,表达自己不屑于追求享受的心意。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半露半隐。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

  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

  9.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

  10.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

  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C.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

四、总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人心魄。

  辛弃疾《水龙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篇: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赏析及译文下一篇:《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