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辛弃疾陆游

2018-07-12辛弃疾

  苏轼、辛弃疾以及陆游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深受人们的喜爱,他们因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的不朽作品。今天,小编和大家谈谈苏轼、辛弃疾以及陆游,欢迎大家阅读。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苏轼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应举:

  苏轼出生在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六国论》作者)是著名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

  21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也颇受重视,父子三人,名噪京师。

  26岁踏上仕途,变法思想与王安石存在分歧,引起王安石一派排挤,为远身避祸,求为外任。

  做地方官期间,勤政爱民,尽心职守,八九年期间,虽辗转迁徙,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西湖苏堤),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

  对新法实行中的一些流弊,“不敢默视”,托事以讽,被言官诬为包藏祸心,湖州任上被捕,元封二年七月被押,十一月释放贬出,倍受诟辱,几置死地。

  贬谪黄州到两次召还时期,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近于流放。因经济困难,申请东坡开荒,躬耕求食,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没放弃儒家济世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酬而苦闷;另一方面闭门思过,消极彷徨,有时时向佛老思想求解脱。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

  元丰八年,神宗病故,高太后听政,政局变化,起用旧党人物司马光等人,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即被起用,但他又反对执政大臣全盘否定新法,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求外放。

  后高太后病死,党派纷争中又被贬到惠州,(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妨)常做岭南人。)谪居两年。

  后又被贬琼州,今海南岛。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苏轼获赦北迁,海南父老“执手涕泣”,不料行至常州病死,享年64岁(1037——1101)。

  政治上不断受挫,佛道思想加深,并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以儒为主,融合佛老,这种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思想复杂的表现。

上一篇:辛弃疾是什么朝代的下一篇:词人辛弃疾写给李清照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