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雪花的意象

2018-07-17徐志摩

  唯美的雪花进入一生追求“爱、美、自由”的徐志摩的视线,徐志摩在诗歌中塑造的雪花的意象具有形态美、音韵美 行动美的特点。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想象的媒介就是作者在创作诗歌时选取的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用王国维的话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徐志摩的诗歌《雪花的快乐》中,作者选取了雪花作为意象,将自己对爱、自由与美的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在具体的客观物象雪花中,使自己的主观情思得到了鲜明生动的表达。

  一、雪花意象的形态美

  风、霜、雨、雪作为诗歌中的意象,历史由来已久。雪花走进徐志摩的世界,是偶然也是必然,雪花的洁白、飘逸、灵性成就了徐志摩追求纯净、浪漫、爱美的天性,成为他诗歌众多意象群,尤其是天空意象群中闪亮的一颗。雪花,从颜色看是白的,白象征着纯洁。南宋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张孝祥有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作者用冰雪形容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钓寒江雪,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那是高山流水,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人生况味,所有的意味和雪花的晶莹、高洁有异质同构的原理。

  雪花的形态是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在半空里涓涓地飞舞”,“盈盈地粘住了她的衣襟”。“翩翩地”、“盈盈地”,形态是优美的,雪花的重量是轻的,轻,就有了妩媚的感觉,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与徐志摩的“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有异曲同工之妙。翩翩地,展现了雪花轻盈的姿态,透露了作者欣喜自得的心情。“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娟娟地,秀丽、美好的样子。“盈盈地粘住了她的衣襟”,“盈盈地”,体态轻盈。这几个叠词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雪花体态的优美。

  《雪花的快乐》作者创作于1924年12月,当时的徐志摩与陆小曼开始恋爱,浪漫的诗人内心充满了纯净,溢满了爱。陆小曼,近代女画家,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有深厚的古文功底,生性聪慧,外表美丽,在学校是校园“皇后”,工作后是外交名媛,爱人的美貌与才华,爱情的朦胧与美好,激发了徐志摩的创作激情,雪花以其优美、妩媚、惹人喜爱的特质,进入了诗人的创作视线。

上一篇:浅析徐志摩的诗下一篇:徐志摩的诗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