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饮湖上初晴后雨》为著名诗人苏轼的代表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篇课文。而书写《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成为老师们苦恼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诵读诗句,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美景,走进诗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拓展学习,推荐阅读,加强积累
重点、难点: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背白居易的《忆江南》
2、引入:是呀,江南风景如画,很多诗人作家都用诗、文章赞美它,尤其是杭
州的西湖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示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跟老师一起写写题目,介绍诗人苏轼。
3、读题目,说说你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板:西湖)
(a. 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5、学习古诗,理解题目很重要,你们想去看看西湖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西湖的美景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6、欣赏了西湖的美景,你想说什么?
7、小结:是呀,西湖的美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让我们再回到诗人苏轼的诗中来感受这美丽、奇妙的西湖。
二、初读诗歌
1、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想一想:哪句诗写的是晴天的西湖,哪句诗写的是雨天的西湖?
2、学生按提示自学
3、指名读,纠正字音:潋滟、空蒙、淡妆浓抹、亦、宜
4、读好诗的节奏(出示标有节奏的诗,生自由练,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师范读)
5、说说诗中哪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哪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板书:晴 雨 出示前两句(生齐读)
三、诵读诗句,理解诗意,走进诗境。
(一)指导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
1、过渡: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句诗,借助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读诗句,说说晴天的西湖在诗人眼里是怎样的?(水面波光闪动……)你是从哪个词中知道是“波光闪动”?(潋滟)
(出示图片)这就是水光潋滟的西湖,你能换一个词语表达水光潋滟吗?
3、引导想象:晴天的西湖还有很多美景,同学们,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万里无云的天空下,你还会看见哪些美景?(点拨:湖面上—— 湖水中—— 岸边—— )
4、引读: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啊,所以诗人说,读——
5、理解“方好”: 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吗?
诗人说这样的美景是(晴方好)“方好”是什么意思?(刚刚好,恰到好处)
6、连起来说这句诗的意思:晴天的西湖 恰到好处。
(二)指导理解“山色空蒙雨亦奇”
1、引读:晴天的西湖是这样美丽动人,而雨中的西湖又是————生读诗句。
2、引导想象:读着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出示课件)看,这就是雨中的西湖啊!看着画面,你想起了哪些词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童话中的仙境……)
4、理解“奇”:是啊,雨中的西湖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想象,难怪诗人会赞叹说:山色空蒙——生接读:雨亦奇。这里的“奇”的意思是——,“亦”的意思是——
5、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雨天的西湖 也十分奇妙。
6、引读: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雨天——(山色空蒙雨亦奇),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7、引读:风和日丽时,我们来到湖边散步,不禁会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细雨蒙蒙时,我们坐船观赏,也会惊叹——(山色空蒙雨亦奇)
晴天的西湖美丽、动人,雨天的西湖迷蒙、神奇,不管是晴还是雨,我们都看得入迷了——
8、过渡:看着这变化万千的西湖,他不禁联想到了———(出示后两句)
(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人把西湖比作了——
西子是谁?
2、西施的美丽诗人是怎样写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3、引导:西施的美表现在不管她化淡妆还是浓妆总是—— 点出:总相宜(板书)
4、西施的确很美,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呢?(指名说、读)
5、小结:是啊,西湖晴天的潋滟,雨天的空蒙,就仿佛西施一会儿淡妆一会儿浓抹,都是那么美丽迷人,所以我们觉得西湖的——(指板书引导说:晴天雨天——总相宜边说边完成板书。)
6、朗读感悟:
(1)看起来是在写西施的美,实际上诗人是借西施的美来赞叹西湖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那么美,一个“总”字将西湖的美表现得特别好,我们一起来读—
(2)这个比喻用得多巧妙呀!读
(3)西湖如西子,美景像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读——
(四)诵读整首诗
1、因为这两句诗,西湖名扬四海,从此西湖有了另一个动听的名字——西子湖。这就是诗的魅力,你能读好整首诗,读出诗的韵味吗?2、学生自由练
3、指名读,师随机评价。
4、男女生赛读,齐读。
5、试背:让我们也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西湖,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播放开始时的课件,配乐!
四、拓展学习
1、引入:六月,诗人又一次游览西湖,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此时他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2、出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自由读,说说诗中写到了什么景象?4、齐读。 5、课外去了解诗句意思。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西湖————————— 西子
晴(好) 淡妆
总相宜
雨(奇) 浓抹
课后反思:
古诗文教学只要能让学生走进诗句中描绘的意境,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感受通过诵读表现出来,不就达到目的了吗?这看起来很简单,但说说容易,做着难呀!难就难在怎么引领学生走进去呢?怎么让学生与诗句与诗人感同身受,融为一体呢?在这堂课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配上音乐!图是西湖的美景图,音乐是古诗文教学中专用的古典音乐。有了这些辅助手段,学生有兴趣了,特别是课的开始,就是这些西湖美景图,激起了学生对西湖美的初步印象,再加上在描述中用上了学过的诗句,不光对本首诗的学习定下了一个情感的基调,对课堂而言,也浓厚了古诗文教学课堂特有的氛围。再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是绚丽的。想象不仅能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本堂课中,有几处想象的设计,如“想象诗人在晴天的西湖还会看到什么?”“读着‘山色空蒙雨亦奇’,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等,我觉得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充分打开,想象不够丰富,所以对于诗的意境体会不够深刻。最后是用诵读贯彻始终。古诗离不开一个“诵读”,开篇要诵读,读准,读通。理解诗意要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诗句的意思就读懂了。体会诗境,更要诵读,此时的诵读,更多的是有感而发,是随着诗人一起在欣赏,一起在联想,不由地诗的韵味就出来了。课堂上,我也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下来的,可是事前对学生的学情没把握好,再加上自己没及时调整,指导好学生的诵读,整个诗的节奏过快,这样,诗的韵味就出不来了,读的层次不够明显,如果上一个环节就来范读,可能效果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