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范文三篇

2018-07-12圆明园的毁灭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大家好!上个星期二,听了滕富娟老师上的《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我被深深地震憾了。滕老师那充满激情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都让我深感佩服。我个人认为滕老师这节课非常成功,其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充分

  常言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这句话对于我们教师上课来说,好像有点儿夸张,但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要上好一节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这节课中滕老师信手拈来的教学语言,以及圆明园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视频的播放,可以看出:上这节课前,滕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并查阅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生在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搜集有关圆明园的的资料,熟读课文,尤其是介绍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第3、4自然段,学生可以说已经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读、学生接读、还有按课文内容填空等环节都进行得非常流畅。

二、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巧妙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滕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为: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能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材选编的意图,完全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准确合理。

  滕老师在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设计巧妙。整节课的教学流程自然顺畅:开始上课时,滕老师从课题入手,问:课题那些字眼最触动你的心?在读这篇课文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有学生回答说先高兴再愤怒,接着滕老师又问:哪些地方让你高兴,哪些地方让你愤恨?当学生回答说:最后一段最让我愤怒,滕老师又问: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让你如此的愤怒?自然引到重点部分的学习,可以说顺学而导。然后滕老师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学生陶醉在圆明园的美之中,产生不尽的赞叹,这时滕老师话锋一转语调沉重地说:“这么美的建筑也好,这么多的珍宝也好,都于1860年10月6日起不复存在了??”转到学习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体验了由“美得心醉”到“毁得心碎”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强烈的愤怒、痛恨和惋惜之情。

  滕老师板书设计巧妙:在学习圆明园昔日辉煌时,根据学生的汇报,滕老师相机板书了“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有??有??”一目了然。但滕老师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一段时,引导学生说:“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与之同时,滕老师就用力把板书擦去,整个黑板上就剩下了题目“圆明园的毁灭”,让人产生深深的感叹,也会在学生的心头刻下了烙印。

  设计巧妙之处还有: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滕老师出示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图片,并播放哀乐,让全体学生起立为圆明园的逝去而默哀,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内心所产生的震撼无法言表。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下一篇:听王崧舟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