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凡是中国作家都有一点乡愁

2018-07-20余光中

  余光中是著名的爱国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而他的诗作中多是表达对于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余光中现在高雄中山大学,学校尊他为“校宝”。我去高雄访问余光中时,漫步校园,见过好几首他的诗。他的研究室,窗外是西子湾的无敌海景,美得让人心醉。

  我还是很好奇:“您为什么选在高雄定居?这里可没什么文化人聚居。”余光中说:“高雄气候比台北好,比较干爽,学校对我也很好,所以我就不走了。我早退休了,学校给我一个研究室,有专用的助理帮我处理稿件,有车库。现在交通方便,两岸也很自由,我去大陆也很方便。像杨澜、白岩松都来这里访问过我。前几年,上海电视台有个艺术人文频道,请了很多人去,焦晃陪我上台,罗大佑弹吉他唱《乡愁》。”

  研究室中挂有几幅画作,余光中笑道:“我对绘画很感兴趣,在美国修过现代艺术,早年也翻译过《梵高传》。我也很喜欢音乐,对披头士很入迷。”我接话:“您的叔父余承尧是有名的画家。”余光中说:“我叔父余承尧到晚年被人发现了,他现在的画在拍卖场上是几百万元。其实他是一个素人画家,自学成名,他并不学哪

  个画派,就是有兴趣画出一个境界来。台湾的南管也是余承尧播的种,江南有昆曲,闽南有南管,就是南音,很高妙的。”  聊起诗人的书法,我说现居加拿大的洛夫用书法写诗,自成一格。余光中点头称道:“洛夫的字比较清雅。”我又说在蔡文甫的九歌出版社见过周梦蝶的书法。余光中说:“周梦蝶比较拘谨,不容易访问。字写得有点瘦金体。”

  我问:“为什么‘乡愁’成了您的一个符号?”余光中说:“凡是中国作家都有一点乡愁,不管是不是到海外去。二十年后的上海就不是当年的上海了,二十年后的湖南就不是以前的湖南了。时间变化,也会带来乡愁,乡愁也包括历史文化,也不仅仅是地理,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还取决于时间。《乡愁》那首诗很简单明了,看完就会背。大半人也不会去追踪我的其他诗,所以《乡愁》就等于我的一张名片,它垄断我的观感,这张名片大得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其实我的作品把乡愁拿掉,还很多彩。比如说,我去大陆演讲,说:‘今天不讲乡愁了’,大家好像很失望,当然这个印象已经造成了。可是真正的评论家,读过我很多作品的人大概不会这样看我。”

上一篇:作家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下一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