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余秋雨散文的理性和感性

2018-07-20余秋雨

  在中国的当代散文创作中,余秋雨的创作风格以其独到之处,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并开启了中国散文新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探讨余秋雨散文的理性和感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探讨余秋雨散文的理性和感性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在文坛中曾引起几度热潮,对于其人其文的讨论、争议似乎从未停止,几乎到了谈散文就绕不过余秋雨作品的地步。本文拟通过对余秋雨作品中理性和感性因素的分析,从而对掌握其作品的思想和价值有所裨益。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理性;感性

  一、论文式的表述

  散文创作不乏以诗词(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领起全篇,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让读者管窥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留下不错的审美印象;或在文中充实内容,还兼有修辞之效;若在结尾处,则画龙点睛、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而学者们似乎不仅仅限于引用诗词,且更偏爱列证大量的文史典故。翦伯赞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所作《内蒙访古》一边写自己的行程,一边对所见古迹作考察,文中就多次引用了《史记》《汉书》《新五代史》等文献。可见,创作人的身份和经历无疑对其创作思维会产生深刻影响,在散文中举证丰赡并不是余秋雨首开先河,而是学者们较为特殊的人生样态在文学作品中自然而然的呈现。他们的写作通常较自由,为散文创作融进了一些新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文章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这些散文随笔更关注的往往不是“识”,而是“情”与“理”。因而,有的批评家将之称为“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论干预”。

  (一个王朝的背影》引用了两处有关康熙的文字,一是提到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修筑长城时,康熙的回复: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还有一处是关于康熙狩猎的战果: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接近于论文式的表达生出一种雄浑的历史氛围和令人信服的威严感,使散文带上了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并将这股气息完美地融入到对社会历史的观点立场和主观感情中。

上一篇: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节选阅读答案下一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