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

2018-07-20余秋雨

  余秋雨散文不是学术论文,因而研究余秋雨应该探索其散文的艺术价值,而非旁敲侧击,哗众取宠,乱了散文评论的主旋律。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的经典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散文的定义是无界定的。“文”有“花纹、文采”之意, 《周礼》中记载“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这是最早的“文章”二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散文一直是作为文学分类而存在的。每个经历了中学、高中的学业的学生都会耳熟能详地说出文学的分类: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散文是文学四体之一,除了另外三种文体,其余的都可算是散文。

  中国古代就是大散文,经、史、子、集收录的大多数文章是散文,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章、表、策、论、箴、铭、诔、赞、碑、碣、志、状、记、书等。清代姚鼐曾在《古文辞类纂》把散文分为13大类,75小类,散文的种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散文对古代散文进行了激烈批判,提倡以“文学革命”换取散文新生,主张摒弃无韵“古文”和有韵“骈文”。尽管借鉴了西方的文学观念,把“散文”的地位提高到文体的高度上,但是散文仍然难以在范畴上被坚决、彻底地确定下来。散文的定义仍是无界定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全新的发展时期,市场经济成为主导,过去是意识形态中心的文学,迅速走向边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学领域中各种思潮的活跃应运而生。新散文是当代散文界的一个文学现象。启蒙于20世纪80年代的“杨朔模式”是在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重新评价的结果是否定的;另一个就是巴金《随想录》的出版,它的意义是被肯定的,引导人们对知识分子精神、责任、使命的重新思考。这两个事件对于散文发展历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作家的心灵自由生长,让作家对生命状态深入反思,让个人话语权利得到保障。

  在这中间,散文创作步入另一种歧途。20世纪80年代初,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散文盛行一时,赏月、品茶的清新之风打破了散文界的沉闷,成为散文中佼佼者。于是,盲从跟风的人马上也开始一样的观花、遛鸟,以为这就是散文了,甚至还出现了“小女人”散文。散文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创作题材越来越局限,情感越来越矫揉造作。

  1992年,贾平凹提出 “大散文”概念,解放散文创作的拘束,提倡对社会的关注。余秋雨散文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他的散文中交织着深远的历史忧患意识、强烈的文化意识与良知,他的散文的出现消解了散文原先存在的模式化的危机,给精神饥渴的人们带来了雨露,因此,余秋雨散文热就不难理解了。

  20世纪90 年代散文发展的最高峰由余秋雨这样一位非专业作家引发,偶然中孕育着必然。余秋雨作为一个散文作家有与一般散文作家不一样的地方,他在大学执教,而且在文化史与戏剧理论、文学理论等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因而他有着不同一般的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审美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艺术创造工程》。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

  随着余秋雨声名鹊起,他所受到的非议与关注一样多。对于余秋雨散文评论研究的范围不只是散文本体了,而是展开其人品及学术的讨论。余秋雨散文不是学术论文,因而研究余秋雨应该探索其散文的艺术价值,而非旁敲侧击,哗众取宠,乱了散文评论的主旋律。

  余秋雨“文化大散文”一度成为当时文坛的风向标,成为“杨朔模式”的终结者,但在这之后,大批“文化大散文”蜂拥而至,历史的感叹、人文的关怀、各种内心情绪的爆发、戏剧语言的表达方式等不断地雷同制造中。当散文成为一种模式被大规模地复制后,心灵被僵化,自然就失去了生命力,这显然成为散文发展的一大障碍,挣脱这种困境,就只有一个结局――终结。“文化大散文”的首创者余秋雨宣布搁笔不写, “文化大散文”热此时似乎也该落下帷幕了。在余秋雨大红大紫之时评论未免有追捧之嫌,现在来反思余秋雨散文,对推动散文未来发展有着更冷静的意义。

上一篇:余秋雨散文魅力下一篇:余秋雨散文的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