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三次情变

2018-07-13雨巷

  引言: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他的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个女人最终都离他而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感情经历,来探究戴望舒的三次情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白话诗歌史上,这首《雨巷》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戴望舒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它不仅接续了李商隐“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且“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叶圣陶语)。但是,《雨巷》是戴望舒早期作品,他中后期风格已迥异。

  因为诗,“丁香姑娘”原型施绛年亦成公众关注对象,而戴望舒对她长达8年的苦恋,以及诗人后来两段婚姻的不幸,使后人习惯性地给他贴上“情种”标签,将他想象为文弱书生,而这与真实的戴望舒有着不小的差距。

  冯亦代先生在谈到第一次见戴望舒时,说:“在我心目中的诗人,一定是面色白皙,风姿潇洒的;但眼前伫立着的却是高过我半个头黑苍苍的彪形大汉。”

  其实,在戴望舒身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雨巷》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戴望舒原名戴朝寀(音同采),杭州人,生于1905年,父亲是银行职员。

  17岁时,戴望舒已在报刊上发表小说,1923年秋,戴考入中共创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邓中夏、瞿秋白任总教务长和教务长,校舍在弄堂中,同学中有丁玲、施蛰存、杜衡等。

  1925年5月,因抗议“五卅惨案”,大学被封,戴望舒、施蛰存、杜衡先后转入震旦大学法语系,1926年,三人创办了《璎珞》文学旬刊。在法国神父教导下,戴望舒研读了雨果等人的诗,但他偏偏喜欢学校禁止阅读的法国象征派。

  1927年2月,因参与革命宣传,戴望舒、杜衡被拘留,不久,“四·一二政变”爆发,为了避祸,戴望舒躲到杭州施蛰存家中,对施的妹妹施绛年一见倾心。

  《雨巷》是不是写给施绛年的呢?有这种可能,据戴望舒长女戴咏素说,施绛年虽没有戴的两任妻子美貌,但个子高,与一米八多的戴望舒相配,且有幽怨气质。

  但该诗写于1927年夏,此时双方刚认识。《雨巷》与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神似,有仿作之嫌,在诗人圈中一直有微词。卞之琳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杜衡批评此诗“凑韵脚”。

  一年后,《雨巷》发表,因契合当时热血青年们迷茫、苦闷、失意的心情,迅速流传开来,随着时间推移,诗中缠绵、敏感的情愫打动了一代代读者,《雨巷》遂成经典。

上一篇:戴望舒《雨巷》诗歌鉴赏下一篇:《雨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