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苦难是文豪必经之路

2018-07-20曾巩

  曾巩,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苦难是文豪必经之路

  曾巩本是个官N代,从他曾祖父起,就“家世为儒”,以读书做官为职业取向。可是,父亲一倒,他就成了属丝。

  曾巩18岁时,父亲在知县任上被人诬陷,洗冤后还是被罢官,回到了江西南丰老家。老爹失业,儿子遭殃,一家人就此陷入困顿。所谓祸不单行,曾巩参加进士考试,偏又落榜了。从此,曾巩淹没在生活中,几乎尝尽了人间的各种苦难。

  首先,他必须挑起一家人吃饭的担子。父亲老了,也没留下什么资产。当时,曾家上有八九十岁的老祖母,除了一位兄长,还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父兄又不善理家,曾巩不想做“励志哥”都难,谁让他生性认真呢。

  于是,曾巩只得外出打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大宋国土;从西北到淮阳、汝南等地,一路到汴京;向东沿运河,过五湖,进入浙江,越绍兴,出东海;长江一带,到过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又翻过南岭下广东,由英德到罗定,来到南海边上。

  古人出行,不比今日,那是需要点儿冒险精神的。江湖上鱼龙混杂,深山里虎啸猿啼。严寒酷暑,日晒雨淋。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朝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说容易做来难,何况他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挣钱养家。

  28岁那年陪父亲上京,更成了他刻骨铭心之痛。其时,他的父亲已58岁,却接到了朝廷让他入京的命令。曾巩虽正病着,却毅然陪侍前去。不料走到河南安阳,父亲竟一病不起,一命呜呼。这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无声,千里之遥,孤身一人,丧事如何料理?灵柩如何还乡?这几乎让曾巩崩溃。

上一篇:曾巩:赢在心态下一篇:曾巩,被掩盖的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