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

2018-07-20张爱玲

  引导语: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丰富了现代文学小说领域,也使张爱玲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她对中国语言的敏感度和驾驭度令人惊叹,别致的风格和特殊的语言魅力令人称奇。她思维奇巧,比喻独特,下笔准确、精到,语言冷静、机智,极富个特色和个性。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说,既拥有女性的细腻和古典的美感,又能揭示人性中的自私、世俗而不掩饰、不做作,美得很真实、平静,令许多读者、研究者喜爱、赞叹、迷恋和推崇,她的作品也不断地被改编并搬上舞台、荧屏。《倾城之恋》(以下简称《倾》)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喜爱、研究和评论它的很多,而且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笔者欲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个人对《倾城之恋》小说语言艺术的感受,并试着从文化角度解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一、精心设置、构思奇巧的标题语言

  标题之于小说的意义就是一盏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给读者一个阅读的提示,唤起读者可能阅读的经验和欲望。“倾城之恋”这个标题,由于“倾国倾城”这个文化词汇,乍看就能呈现给读者一个想象的视野,那就是要讲述一段有关一个美丽女子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而且暗示将有个不凡的过程和结果,以此吸引读者读下去。然而,在读小说的过程,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白流苏并不是一眼倾城、风华绝代,只不过是乱世中想有一个稳定的家的没落家族的平凡的女子,她的爱情也不是惊世骇俗,甚至说还有些世俗。此时你可能会觉得小说有些文不对题,但随着故事进展你或许会恍然有所领悟,因为一个城市的颠覆沦陷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和长久的相依相偎。结尾这样写到“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确实是“倾城”之恋,但和我们看到小说标题最初的想象如此大相径庭。然而,作者也确实把倾城、美色和爱情拉上了关系,但却是有悖于我们平常的思维逻辑,以写实来体现这种关系,却给人一种恍然有悟的感觉,实在是独到和奇巧。她用一个读者熟知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作为标题,从她本人特有的看问题的视角,解析了乱世中一般市民的平凡心理和平凡的向往,打破了读者经验世界的逻辑思维,实现了读者文本经验的“陌生化”,表达了张爱玲本人复杂而曲折的生存体验与情感意识,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倾城之恋”这个标题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奇巧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倾城”一词。这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词汇,人们看到这个词语首先理解的就是它的文化意义,而忽视了它的写实意义,而正是这两种意义,实现了小说标题设置的精心和理解的奇巧。“倾城”来自成语“倾国倾城”,多数辞书认为语本《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所载李延年歌“北方又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入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对它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说法认为“原指君主迷恋女色而亡国,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另一说法认为“形容女子容貌很美,使一城一国之人倾心而爱悦之”。多数人还是比较赞同后者的,但无论哪种说法,形容女子的容貌极其美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个文化意义深入人心。所以,一看到“倾城之恋”这个标题,读者立刻会联想到一个美丽女子的爱情故事。可以这么说,“倾城”词语的出现即是以其文化意义呈现在世人面前,所以“倾城”的写实意义“城市倾覆、倒塌、沦陷”而往往被忽视,读者对其是“陌生”的。《倾》正是通过作者本人冷静而充满诚意的语言,巧妙地实现了这两种语义(wwW.NIUBB.Net]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了标题的“点睛”之笔。

上一篇:张爱玲天才梦下一篇:张爱玲层出不穷的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