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

2018-07-17朱自清

  朱自清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学家。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主张散文要写实,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清新质朴的语言。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

  阅读《荷塘月色》这篇优美、优秀的散文,读者会为文中优美的词句、幽静的氛围、恬淡的意境而陶醉。但也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作者眼前有如此美景,为什么还要惦着江南?这是困扰很多读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作一个详尽的分析。

  从行文思路来看,作者写完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由荷塘美景自然引发了对采莲事件的联想。联想到采莲的热闹,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关于采莲的描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到了采莲的季节,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泛着一叶叶小舟,在湖面边采莲边歌唱,场面非常热闹。而今晚作者自己也是在荷塘游历,这里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却不见采莲人,不能再现江南采莲时的热闹场景,只有独自徘徊,排解心头的郁闷。一冷一热、一快乐一愁闷,两相对比,作者自然就会想起曾经的江南采莲场景,惦着江南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江南采莲是“有趣”的事,采莲的时候是热闹的、风流的,采莲人可以自由地嬉戏。在这里采莲人是自由、快乐的,采莲的青年男女可以不拘礼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情。所以,江南是自由、欢快、幸福的象征,而现在的作者却是郁闷、孤独、不平静的,想做自由人而不得。在这里,作者是将现实的处境与记忆中的或是文学作品中的江南对比,突出现实的不自由,表达自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因而,作者在这里“惦着”江南,也就是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自然流露。

  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蒋介石在南京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朱自清先生当然不能例外,肯定会对国家形势的发展密切关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所以文中引用的《西洲曲》就不单单是写青年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了,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这首诗寄托对南方革命形势的关切与感慨。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朱自清不可能不“惦着”江南了。

  同时,革命形势的急转直下,也让他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一定的考量。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也是他关注南方革命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存的问题,特别是在乱世,能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能不能养活家人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人也不例外,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大多很有骨气,决不受嗟来之食,但骨气是要有经济为基础的,鲁迅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更多的是因为他在经济方面底气十足。虽然朱自清最后还是不受嗟来之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而病逝,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不能不从个人命运、家庭责任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也正因如此,他不可能漠视南方的革命形势,“惦着”江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的一生四处漂泊,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来往于南北之间。在写作《荷塘月色》时的1927年之前,稍稍安定的时期,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大学毕业后的五年,又辗转于江浙一带教书。因此在他心中,江南就是他的故乡。而思念故乡,是身在异乡的天涯游子共同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异乡生活不顺畅,郁闷、孤独难以排解的时候,思念家乡、怀恋故土就在所难免。因此,《采莲赋》中清纯如水、蜜甜如饴的爱情,以及那种幸福和惬意、自由与快乐,都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将思乡之情定格在生他养他的江南,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朱自清的身份。朱自清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一般扎根于传统文化,当现实不如意、孤独无助之时,往往要么抗争、要么选择逃避,或者在抗争无果时选择逃避。而逃避的方向就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是理想的社会形态。而这个精神家园在现实中基本是不存在的。朱自清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就是养育他的江南。对于精神家园的江南,朱自清怎能不“惦着”?

上一篇: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下一篇: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