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的优秀教学设计

2018-11-08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课文内容。

  2、理请思路,绘出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五幅图画,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4、 在语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重点:

  1、 从作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 、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难点:

  1、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作者积极热情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 、学习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

  4、 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喻、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重点:

  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难点:

  1、习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

  2、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喻、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 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

  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 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 春天的美丽景色 ,如果让你来写《春》,你会写他的什么景色呢?(同学们争先恐后)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

  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

  生机,带来了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请的《春》,侃侃他写的《春》有美在那呢?(板书题目及作者)

  )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

  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他 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他留下来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三)、 朗读课文:(音频材料)

  朗读课文(音频材料),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领略春的风光,春的气息。

  看看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在读的过程中有遇到好的词和句,就用笔把它划下来,这不仅是我们学会欣赏,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阅读课外文章,积累词汇的一种常见方法。师:划分好的同学请举手。

  学1: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三、四、五、六、七为第二部分;第八到最后为第三部分。

  师:有没有和他不同意见的?那为什么呀这么分呢?

  学:作者的课文内容是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来写的,所以分为三部分。 师:完全正确。

  这三部分的顺序 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姑娘的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 到来;待她降临人间后,则尽情地欣赏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最后 赞美春天,颂扬春天。文章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

  (四) 研究课文:

  (1) 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们在叫唤朋友或者父母亲的时候,叫两声往往要比叫一声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读者的心悬起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什么?心往上提了一级, 没写,还是一个盼望着,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级, 到底盼望着什么?东风来了,为什么东风来了会让作者如此兴奋?答案还没出来,心又上了一个台阶, 最后作者才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原来作者是在盼望春天。这就给我们读者一种渴望读下去,探究他后面到底写什么的愿望,从而引起共鸣。)

  通过这样一种叠用,作者在文章一开头不仅表达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将读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②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把春天拟人化,写它的脚

  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手,缓缓地向你走来,一种欣喜之感油

  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③第一段在全文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

  ④第2段和第3至7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 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

  (2)、一句很朴实很平凡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能体会出这么多的东西呢?

  明确:这就涉及到我们阅读文章的一种能力:品味和欣赏。

  (3)、品味和欣赏呢?

  明确:方法之一就是体会文章中的修辞。

  (4)、在第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两种修辞?

  明确:(拟人和反复),通过两种修辞手法,表现了对春天的盼望,这是文章的总起。此时春天还没到,只是近了。

  (5)、绘春:接下来呢,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① 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②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见面为例。)

  所以,在这一段里,作者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

  A、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一切”是总写,山、水、太阳是扣住“睡醒”,从大处 落笔分写。

  B、体会“刚”字的作用。

  明确:“刚”照应“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近”。“近”是说靠 近而未到,“刚”是说已到,才到。

  C、引导学生想象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的情境。

  明确: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描绘,这是林木抽芽,山川变绿,使山色由暗变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 的情态用“涨”描绘,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太阳 “睡醒”的情态用“红”描绘,表现出春日融融的暖意。

  D、体会三个“起来了”的作用。

  明确;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E、本段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欣欣然”的意思是欢欢喜喜地,赋予大自然的万物以人的感情,不仅人们喜欢春天,大自然的万物也喜欢春天。太阳的“脸红”则更使人感到春日的可爱。

  (6)、在绘春中作者描写了哪些画面呢?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着五幅图。(引导学生做答)

上一篇:与李白相识作文下一篇:珍惜时间的鲁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