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准备的《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篇1
本学期教授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的课程,在此过程中,让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适逢我校开展第二次课堂观察活动,而我有幸成为被观察教师,课堂观察对我来说虽然不是陌生的事物,但是对它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通过这次课堂观察让我深刻理解到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可以说获益匪浅。
本次课堂观察我选取的内容为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发三部分。教学设计中我把它分为二课时,其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而我的授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现对此课堂观察进行反思如下:
一、课前会议的反思
按照以往的会议进程,被观察教师首先要对本次课堂观察活动进行说课,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流程,目前存在的困惑以及提出希望被观察的内容等,以便让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本次课堂观察,使我意识到课前会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存在困惑、提出希望被观察内容这四个方面,应该重点详细说明,因为学情分析能够使观察教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方便观察者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师是否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等;教学设计要重点说明设计流程、设计意图、设计目标,这样有利于观察教师在进行量表开发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并且在观察中可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寻找预设与实践的差距,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提升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对于提出的困惑和希望被观察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产生的,解决的方式或方法是否合适、能否起到较好的效果,就需要观察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多关注,这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而言是很关键的。
整体来说,在今后的课堂观察中,对课前会议这一阶段,我想首先要在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会议中能够探讨出来的问题越多,对课中观察就更有利,这样就能够将每一个问题剖析的更为细致,不论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都是有益的。
二、课堂观察中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来看,主要分为导入、互动探究、教师小结、检验与巩固四个层次。所以我从这四个方面反思如下:
1、导入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打算播放一段长江三峡的视频片段,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来,由于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材料所以转换了导入的路线,以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为背景,与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做对比,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问为什么?现在想想这样的导入可能比用长江三峡能够更好一些,虽然长江三峡学生都知道,但是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流域开发的重要性,而田纳西河流域是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很清楚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学生也就会更想知道是什么办法使得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能逐步的发展起来。也使我明白,其实导入新课也并不一定说要多么新颖,多么鲜奇,关键是怎么才能让学生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回事”、或者说“怎么做”,这样的话就需要在导入的时候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他们的社会经验范畴之内寻找素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互动探究
既然说是互动探究,这就表明是双方的,只有这样才能互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反思的重点。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来说,大范围的互动探究设计并不是很多,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围绕图3。18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在进行此内容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梯级开发,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其他教学内容才能继续进行,但是对于河流的梯级开发又不能拿出专业的术语来解释,那样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就让学生结合梯级开发这一名词以及图示景观自我理解,教师再加以简单的描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生的成就感,感觉自己通过看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就解决了一个看似比较难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明确田纳西河流域为什么要将梯级开发作为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这个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结合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通过这个问题看到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
对学生的读图指导上做的不够,所以当我问学生:田纳西河流域从哪些方面实现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时,从学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明确我所问的问题,而是在跟着感觉走。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在进行读图指导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的颜色,误导了学生的思考方向。
另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的,没有调动起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原因可能是因为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学生凭借所学知识基本都能解决。还有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布置给学生的讨论问题设置的比较宽泛,不够具体细致,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入手造成。
最后对梯级开发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是由教师来阐述的,现在想想我觉得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说明,这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所取得综合效益理解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此外就是对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主要是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旅游及土地利用方面体现出来的,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在问相关措施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应该能够很快的答出相关的答案,但是与我的预设却是恰恰相反的,学生到这里就卡住了,让我也有点感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旅游方面我让学生站在旅游开发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对于土地利用则是通过前面学习得荒漠化防治以及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想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预设,要同时考虑在进行教学时预设能否生成,如果不能生成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要从学生出发,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看待问题。
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这部分内容,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大江大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有三:一是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还需要锻炼(如作用一为提供电力能源,学生把一整段的文字都读出来了);二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些偏差,都是在航运方面所起的作用,反而给分成的两点;三是分不清点与面的问题(所问问题为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学生却把最后所获得的综合效益拿出来了)。通过学生的回答也能反映出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六个方面的理解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同时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知识的能力,能够在所给材料中迅速抓住关键信息。
3、教师小结
教师的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我今天的这一节课在升华上做的并不是很好,教学内容的主题是扣回来了,但是感觉说的有些泛泛,应该更具体详尽一些。
4、检验与巩固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但由于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把握不是很好,所以只做了两道练习题(一共四道),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不过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做第二道题时,第一位同学已经说出了正确答案,但当教师一问还有不同答案吗,其他的答案就都浮现出来了,这就说明学生对刚刚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时也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屡顺知识脉络,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以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观察后的反思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课前会议时,组内教师相互探讨,尤其是在我提出存在困惑后,大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帮助我,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开阔。在听整堂课的过程中,大家高度关注自己的观察点,及时做记录,认真填写观察表。课后会议时都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得出的结论及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在各位老师的认真观察、分析之下,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进步之余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更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即使作为被观察教师,要做的也不只是上课而已,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观察,观察的'对象就是学生,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影响,营造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教学设计及环节进行成败优劣分析,提炼失败的原因或成功的主要因素,以便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进行教学的“再设计”。
另外,我认为作为被观察者,应该与观察教师相互沟通,形成互动式的分析,这样对问题的分析才能更透彻,同时也可以与观察教师一同解决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可以进行教学重建,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对“案例教学”课型的反思
案例知识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来自热点、来自不同的地域,理论联系实际更为密切,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考,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因此案例教学在提升学生读图、分析、综合等各类地理基本技能上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案例教学需要在大量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区域地理薄弱,必然会影响地理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区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特点,尽可能的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增补相关的背景资料,有利于降低教学的难度,把握教学的节奏。
地理案例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如本节课“流域的综合开发”,是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为典型案例的,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田纳西河流域本身,而是河流的综合开发,是从中提取一般规律,需要学生将本节原理加以运用到具体的流域,因此,知识的迁移是决定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参与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如何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此基础上更多的研究与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的问题,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结合地理学科特色,打造自身的教学特色。同时我需要反思自己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注重案例教学的实质,注重教学策略与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