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讲究的不是有多聪明,而是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
《数字的用处》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来探究设计编码的一般规则,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体会编码的科学、合理,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优化教学素材 开放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说明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的新课内容为编学号、认识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邮政编码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生活中几乎不接触邮政编码。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把邮政编码作为课后了解的知识,增加了趣味性强的长途电话区号的知识。
在新知呈现形式上,我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先让学生研究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再尝试编码。而是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做为教学着眼点,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筛选调整,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编码的简单方法,感受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的编码规则及其运用价值。我对生活中的编码进行收集整理引入课堂,如编写学生证号码、门牌、车牌、火车票、手机入网许可证号、产品代号等。这一系列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最后让学生利用编码知识寻找刘翔的房间号,“拜访刘翔”这一情景的创设,让所有学生都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学得轻松,学得开心。整节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性。
2、小组合作交流 渗透数学思想
本课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尝试编码。学生先思考,为全校每位同学都编一个号码,你觉得需要几个数字?要表示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编码,再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学生充当了小老师、唱主角,走上讲台自主板演、讲解、展示。在学生相互评价中思维碰撞、在学生相互辩论中发现、找出了合理、科学的编码。此时,再让学生同桌互助学习,观察思考这个编码传递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按什么顺序排列,每个信息用几个数字表示。在合作交流中找出编码的一般规则。整个环节中,课堂上出现了“自主探究”,“同桌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上讲台讲解”等学习活动方式。学生有了充分自由活动的时空,有了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他们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争论中活跃了思维,在碰撞中发出朵朵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学习的品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知识的发展、应用过程中生成的。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浅层感受编码的魅力外,还注重了不同思想方法的渗透,编学号、给房间编码的过程都体现了符号化的思想。学生在不断地改进编码过程中也概括出了编码的优点和方法。
3、个人猜想验证 提升自学能力
在解读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时,我先请学生在小组内比较收集到小组成员的身份证号
码,再大胆猜测每个数字可能会代表什么样的信息,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猜想。汇报交流后,播放了课件2位同学采访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的DV,通过观看课件,验证了自己刚才的猜想。就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猜想,在猜想中验证,他们的探索欲望得到了充分地释放,也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篇独具一格,结尾创新延伸
别具一格的开头,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好的结尾,则能够将孩子的兴趣无限延伸!本节课的开头我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提问学生:看到了1,你先在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一块橡皮”、“一根手指”等引出数字的第一个功能——数量;再通过提问,谁是第一个发言,第一节课,引出数字的第二种功能——顺序,紧接着,我在1的右边板书0,得到10,学生继续感知数字的上述两种功能。紧接着,我在10的左边板书数字1,得到110,学生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常用的电话号码——报警电话。从而引出了数字的第三种功能——编码。数字通过这样的三种功能表达信息,于是,很自然地导入“数字按照不同顺序排列起来,可以表示数量、可以表示顺序,还可以表示编码。这些都是数字的用处”,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引出本节课课题。
本节课的结尾:数字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奥妙无穷。同学们,我们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等你们发现,等你们设计,希望你们能用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黄老师留下我的一个编码,等大家研究。邮政编码:277100,你们的研究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可以用适当的方法与我交流讨论。这样的结尾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后,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这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之处:由于本次借班上课,课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充分。泡小学生一入校就有学号,每个学号都是以毕业年份编写的。虽然泡小每个年级最多9个班,但是学校规定班级数字都用了2个数字表示。所以教学时,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没有充分的估计。
篇二:数字的用处教学反思
《数字的用处》是北师大版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我学校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经过多次探讨、磨课,共同制定出以下活动方案:
1、创造性地使用电影《88995》引入《数字的用处》,学生的兴趣骤然被提起。
2、本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分小组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分别从学号、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和其他编码四个方面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课堂汇报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
3、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走访、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例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运动员号码牌、门牌号码、银联卡、积分卡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习,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例如,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就代表着四级含义: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表示邮区代号;第四位数表示市(县)的编码;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递局所。电话号码由区号和号码组成,例如,政和的区号是0599。这些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4、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前,小组长带领几个同学收集整理的料。课中,小组代表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补充汇报。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同学们的合作努力下变得条理清楚、概括完整。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都没有全部汇报完毕。
通过相互补充、相互学习,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要更努力的学习。
5、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自己编个毕业证号码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自己编号,学生得出了形式多样的毕业证号码。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自己的进步很大,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的教学理念在逐渐更新,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我决定不再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课前通过做社会调查,上网搜集资料,向家长咨询等活动,逐渐走“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使师生共同获益,感受超强的信息量,探索到数字与编码的简单方法。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还需要学习。人文科学启迪智慧,自然科学揭示真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时代也就是数字时代,用数字编码是起点,要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