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教学反思5篇

2018-07-16教学反思

  篇一: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为了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深入推及素质教育,我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利用肥城市的实际教育资源,开发了带有地区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以肥城地域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

  反思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在学习校本课程之前,很多同学甚至家长都对肥城名人知之甚少,更不要说相应的名人事迹了。

  自从开设了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以后,同学们开始肥城本地的历史及名人事迹。记得在第一堂课时,学生一看到校本教材的目录就感到非常惊讶:在我们的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名人,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就在我们村,《论语》中出现冉有的家就离咱们学校不远。当然,这惊讶中包含着对这些人物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地域分别搜集相关的名人资料。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涨,他们所搜集的材料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有湖屯镇的三位同学联合起来,一起访问老人,考察陶山,将《肥城名人录》上的范蠡、唐中冕等人的相关事迹搜罗地异常丰富,几乎要形成另一种独具特色的名人录了。

  第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兼顾课程互补,增强学习的实效。

  任何学科的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同样与国家课程存在一定的联系。因而,我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它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好这一点,使它更好地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比如,在讲授肥城的大书法家欧阳中石的时候就与语文学科中同学们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联系起来,既认识了解了人物又增加学生对练字的重视,既进行书法创作,又可以更好地熟悉诗词、短文;在讲述米英俊等抗战英雄时,又将此时的历史背景同历史学科联系在一起,更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这样,使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第三、在教的过程中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显实小特色。既然作为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的教师,就应突出其相应的特色。我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在涉及左丘明、鬼谷子等历史人物时,我直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左传》、谈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的故事。而在涉及到跟学生距离比较近的现代人物时如徐夫京等人,则直接让学生亲自去考察一番。这样下来,有的同学还戏称自己有种教师和记者的感觉了。这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最后,我在实施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感觉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具体体现在: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注重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在校本课程《肥城名人录》的教学方面,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将充满信心,不断努力。

上一篇:音乐课《早上好》教学反思下一篇:教学反思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