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反思教学

2020-06-23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反思”这个词在幼教界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一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已经作为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素养。

  在我们当中许多教师兢兢业业,但教学业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她们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进,又不善于总结,因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实际上,我们每一天都在实践着具体丰富的、生动的教育活动,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如果做工作的有心人,抓住并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深究,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不断的在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势必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将很多理念性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才能更好的获得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学会反思,就成为教师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每一个教师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我们试着记录下我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我们的教育实例进行反思及分析,期待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的实践,从而掌握教师如何依据自身的实践进行反思,从哪些方面着手反思,如何进行分析和概括,又怎样制定下一步的改进策略到最后应怎样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获得专业的成长。我们提出的经验,希望对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有所帮助。

  一、 正确理解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这里揭示了反思性教学是为了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反思也好、研究也好都应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其重点在“思”字上,教师应该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深究“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反思能力,要学会探究式、批判性思考。正如冯晓霞在“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报告中提出的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二、 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

  在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直接参与研究,较多的利用独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时注意通过与儿童或同行的对话进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情境,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回顾—分析—假设—验证—总结这一实践的过程,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反思。

  1、 借助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首先是从困惑或疑难问题出发,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困惑,先试着自我反思首先找到困惑点然后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既有资料、观察和记录情境、在教学及学生的接触的过程中寻找必要的信息、进行内省,三是分析资料,这个过程要注意抓症结所在,找到核心问题;四是形成行动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只满足一个构想;不要过多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并且要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多种资源与力量。五是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最好在心中预先演练;并有机会在学校尝试行动策略;真正地将行动策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

  具体的说教师要借助幼儿在活动中的反映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不适宜)批判性的思考,并学会通过表面现象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可以看出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师变为研究者,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向自己学习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更加理性的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达到思辨上的同步,才能向专业化发展。

  教学实例: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欣赏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并请幼儿说一说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希望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欣赏的曲子相联系,从而有快乐、高兴等感受,教师请幼儿一个一个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听了想睡觉。”这个答案出乎孩子和教师的预料,教师说:“是吗?你听着想睡觉?”说完这句话教师记录下幼儿的感受,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睡觉的感觉”,但又不想直接点明,接下来许多孩子都模仿这个孩子的回答也说:“听起来想睡觉。”并且幼儿开始兴奋的说着“想睡觉”这时教师觉得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回来,于是打开录音机让幼儿再听一遍并随着音乐做动作。

  教学反思:结合当时的情景教师觉得应该尊重幼儿的回答,因此在第一个孩子说听了想睡觉时犹豫是不是应该否定他,但当时认为如果否定他仿佛是对幼儿回答的不尊重,因此决定接受幼儿的答案,,正是由于教师行为的这种暗示肯定起到了反作用,才会引起后边幼儿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当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想淡化问题于是采用再放音乐让幼儿做动作的策略转到下一环节,但教师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教学策略。在反思中教师一方面意识到在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形成高质互动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动中未充分给与幼儿此方面的经验;当时如果教师能够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让幼儿懂得音乐与感受的关系,可能就不会产生后面幼儿争相模仿的情境。

上一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的新举措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