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最后一个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互赠临别语。以前我基本都是这样教的——布置成作业,让学生提前写好,制作成书签,找一些同学当堂念出来,课下把它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这样做,课堂很顺利,印象中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也许我的语文意识还不够。
这学期没有这样,我想让学生临场发挥一下。先给每人五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小组内先说,然后一个一个地说,每个人都要说。因为六年级了,这也算是告别的一种方式,一种仪式吧。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赠言内容消极、呈批评性质,如有同学说“某某某,我想对你说上课时希望你不要开小差”;“某某某,你经常抱怨别人是不对的”;二是赠言语言不够优美,甚至俚俗。于是,我提醒学生:赠言要鼓舞人,表现出关切或者深厚的情谊,使人开心,另外,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引用名人警句,让赠言闪耀出文采的光芒。
接着进行。可是,还有个别的学生达不到以上两个要求。在听的时候我悄悄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全班都说完后,我让他们几个再重复一遍。我又提醒了他们,他们也很着急,不知道怎样把赠言改“美”。这时,我就建议其他同学帮他们,于是,很多同学在沉默,锁眉,抬头,举手的一系列动作中努力帮同学完成此项任务,其中不乏言语的交锋。有很多对白,很有意思,可惜没有记录下来。当然,我也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推敲,琢磨,沉浸在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之中。 创造,生成,让那会儿的我幸福感极强。也许学生也是如此吧。
下课了,我的心却在那个境地徘徊不尽;放学了,回味一下,这一天的这个40分钟最精彩。
当然,如果好好准备一下,这堂课应该更扎实。话别已经是一种文化,可以适当引入一些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李叔同的《送别》曲等,营造一种氛围,给学生以启示,这样时机才会成熟,也许成熟的时机学生才会说出“成熟”的赠言?就像肥厚的土壤中才能开出更浓郁的花儿一样。因为没有人听课,没人去逼,所以当时不会想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