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教学反思

2018-11-06教学反思

  篇一:《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选择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阐述了“咬文嚼字”的内涵以及如何“咬文嚼字”,由此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必须“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教学议论文习以为常的步骤是:先理清思路,明确论点;再逐段分析,理解内容;然后是领会论证方法,揣摩语言。本节课我摒弃了这种按部就班的传统套路,代之以学生自主探究地阅读,通过对话与互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建构意义。

  首先,我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看到,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十分频繁,唤醒了学生主体的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其次,我注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本节课我在这方面很注意,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如“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中,就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换看法;另一方面,在“巩固练习案”中,让同学们结合实例进行一番阅读,实现自己的“咬文嚼字”,都很有见解。由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使的过程成为文化建构和文化积累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且提升了其文化素养。

  最后,虽然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但不足之处仍然较为明显,值得深思。在讨论文章思路的时候。学生甲答:“作者由表入里。先举咬文嚼字的事例,探求他背后的本质。”学生乙答:“作者运用了比较思维。先同中求异,接着异中求同。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与‘你这没骨气的文人’意义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还有‘你是??’与‘你这??’句式的不同。‘你是??’与你‘是??,就??’句子的不同。”两位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但此时我并没有及时引导其他学生评价这两位学生的答案,而是直接总结思路为:1由表入里2求同求异。 没有引导全部学生参与进来是不合适的。此外,由于时间关系“巩固练习案”没有充分让学生自主完成。

篇二: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1. 备课前期原本想侧重于对文章结构的解读,让学生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文章结构,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但是又觉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文艺鉴赏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就导致了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内容过多,想面面俱到,后来权衡利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其中一个点重点讲解。

  2.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一开始过于注重讲解互动很少,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后来将其改进,减少了讲解环节,增加了学生讨论、发言的环节,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馈情况很好。

  3.重新上这节课的话,会先在课前把文中的例子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提前看课文的情况下,自己分析材料,上课时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一起讨论材料进行鉴赏,教师在旁边起引导作用,等讨论完以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比较自己和朱光潜的观点,这样就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篇三:读思写相结合——《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读思写相结合——《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选入高中《语文(必修5)》的《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篇优秀的文艺随笔,更在于它本身就是在讲语文知识和语文思想,所以语文老师大都很重视本文。

  “咬文嚼字”通常含有贬义,但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现在不少学生对语言不大讲究,有些随意,表现在作文和随笔中,就是语言粗糙、啰嗦,大白话、网络语时有所见。至于语言的贫乏,写法的老套(即文所说的“套板反应”)等问题,也值得注意。

  有鉴于此,我在讲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梳理层次、找出关键句、体会事理结合的写法,自己补充并讲析了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搜集的语言实例之外,特地布置了一次作文,让学生写“《咬文嚼字》读后感”,以图达到“读思写”相互为用,一举三得的效果。

  1.读:写读后感,首先要确定感点,进而确定文章中心,这就需要反复读原文,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原文,特别是其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使学生树立对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2.思:写读后感,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我想借此引发学生对自己语言运用的反思,促使学生日渐养成用语谨严的良好习惯。

  3.写:读后感是一种常用文体,从拟题到章法到用语,都有其自身的写法,通过这次作文,可以使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篇四: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一)

  这个课的讲解让我挫败感骤增。

  我们安排了三个课时,也是借鉴了名校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子。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学案。第二课时再读课文,教师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结构,搞清楚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最后一课时分析论证方法,借鉴经验。

  教学设想是美好的,可是在第一课时之后,我悲哀的发现,我们学生根本就没有读懂文章。长久以来的讲练模式训练了他们的做题能力,但是却限制了思考能力的发挥。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做什么。即使学案上的题目难度适中,层次分明,面对课文,他们仍然一头雾水。

  今天是第二课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找到事例和事例论述的道理。我以为这很简单,可没想到他们都一脸迷茫地看着我,教学过程进展龟速。没办法我只好带着他们一段一段地来讲,可是这样的讲解方式,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在混乱中,我把第二课时讲完了,最后一课时我已经不想讲了。我觉得第三课时如果还这样的话,那大半是在浪费时间。

  是我教坏他们了吗?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心里像是被菜刀来回剁着的生肉,翻来覆去的疼。我一直都在努力追赶老教师的脚步,一直都在学习怎样把课讲好。可为什么结果还是这样不尽如人意?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二)

  上周星期五,我给深圳市北师大附属学校高二(1)班的同学上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做了认真的思考,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导入活泼,激发兴趣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先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讲课,发现这个班上的学生不大爱开口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我面对又是陌生的学生,没有合作的基础,怎么办呢?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从我的第一次给深圳的学生上课的紧张、兴奋而感动的心情导入,让学生看到了我的真诚及对他们的热情的肯定,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营造了较为融洽的课堂气氛,也就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平等交流,因势利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师生间的平等

  交流。我先是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又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教学的热情支持者和合作者。比如,在通过一道练习题来加深对咬文嚼字的理解时,我用了苏小妹给苏东坡出对子的>故事:“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我鼓励学生说:“苏东坡填了两次都不能让小妹满意,咱们来试试,看看是否能填出让小妹满意的答案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抢答。有说填“拂”和“印”,有说填“抚”和“隐”,还有用了“吻”和“羞”的,对于学生的热情和智慧,我除了表现出了自己极大的惊喜和赞叹外,还不忘记鼓励他们:“我们的答案能不能让苏小妹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下课的铃声就在这种轻松而活跃的气氛中响了。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三)

  第四单元选编了四篇文艺随笔,这四篇文章内涵丰富,富有“理趣”,对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有很高的价值。 文艺随笔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的一种文体,但是在做这种文体的阅读时,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本单元的文章应成为很好的实战演练篇目。《咬文嚼字》作为本单元第一篇文章, 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 内容相较于其他三篇文章而言较为简单, 朱光潜 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 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是一篇锻炼学生此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典>范文本。 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创作方面问题。 因而在这篇文章的教授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从高考实战的角度出发,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可以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 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

  学习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习。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由于知识贮备等问题,对于文艺随笔类文章,学生阅读难度偏大,而且兴趣不高。尤其是我校的学生,人文基础比较薄弱,这类文章教授难度较大。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通过文章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从文章的例子入手,发动学生自主讨论,既避免了结论先行,又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再探讨发扬。

  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这个题目留为课下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甚至在病句修改的练习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正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上一篇:房顶上的大蘑菇教学设计以及反思下一篇:起死回生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