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
3、 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是: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读了矿工诗人孙友田的散文《月光母亲》的节选,课题是:(生答)《月光启蒙》。
课文叙述了母亲在月光下对作者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看板书齐读)唱民歌、讲神话、唱童谣和说谜语。
二、理清写作顺序
课文的这四方面内容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
2-5 唱民歌
6 讲神话
7-9 唱童谣
10-13 说谜语
三、教学课文重点语段
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内容呢?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部分内容好在哪里?准备朗读并给予说明。
教学第一段
1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
月亮出来亮堂堂,
打开楼门洗衣裳,
洗得白白的,
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组织讨论:
(主要内容)这两段歌谣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
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都与月亮有关,都很美。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文中哪段话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写,对应第一段歌谣?找出来,读一读。
(语言特点)这两段歌谣从形式结构上看,像我们学过的什么类型文章?
像古诗:句式工整,句末押韵,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充满诗情。
4谁再来读两段民谣?
5讨论怎样读好两段民谣。
出示文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吟唱”什么意思?轻声歌唱。
“深情”指什么样的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儿女的殷切期望)
“芳香的音韵”什么意思?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6谁来再读一下两段民谣。
7下面请欣赏吟唱歌曲。(播放歌曲)
教学第三段
1再指名读自己喜爱的语段,说说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以及你的读后感。
2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
——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3组织讨论
主要内容:勤劳的小红孩、贪吃的小老鼠、幸福的毛娃,都非常可爱。
语言特点:简洁明了,节奏明快,幽默风趣。
4谁再读一下这三段童谣。
5谁能为我们演唱这三段童谣?
6请你仿照第四段话,描述一下这个同学的歌声。
( )用( )的嗓音( )地为我们( ),( ),像( ),像( )。教室里立即飘满了她那( )的音韵。
小结。
母亲的民歌民谣有什么特点?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蒙呢?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
1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讨论“豁然开朗”指我明白了什么: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2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讨论板书:“明快、流畅、含蓄、风趣”,“飞向诗歌的王国”。
四、布置作业:
你的妈妈为你唱过什么歌谣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民歌童谣?把你搜集的读给或唱给同学们听听。
板书设计:
月光启蒙
2-5 唱民歌 明快
6 讲神话 流畅
母亲 7-9 唱童谣 含蓄 我飞向诗歌的王国
10-13 说谜语 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