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参考

2019-06-2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学习阅读分析小说的方法,能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入手,把握课文基本内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三、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入景的,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的写法,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社戏”来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手段】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图片、视频等主要用于情景创设以增强直观感,让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文字材料的展示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播放的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2、多媒体课件包括轻缓的乐曲、越剧片段、江南水乡月夜画面、江浙一带月夜航船、看戏画面等素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搭脚手架

  1、第一单元我们刚学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谁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人和什么事?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文字课件进行归纳提示。

  2、小说的三要素及怎样阅读小说的方法简介。

  文字课件展示,教师边展示边讲解。

  二、创设问题情景

  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以初步了解、知道相关社戏的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小说《社戏》,社戏:一种民风民俗,喜闻乐见。它反映着什么 ?作者怎样认识理解的,通过它要表达什么?我们如何通过阅读来理解和认识作者所写的内容?

  三、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旧知识和背景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的知识停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知识才能在整体联系中真正被理解、被掌握。

  学生自读指导:印发《社戏》中删节的前部分,让学生自读,对成年两次看戏经历有所了解。

  《社戏》是一篇小说,小说一定要写到具体的人与事,并在所写的事(故事情节)中描绘人物形象来表达主题。所以小说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阅读小说,要从故事情节入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通过段落划分,概括一下全文内容──把握课文所写的人和事。力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可从“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并结合下面问题进行(课件展示 ):

  1、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情?

  2、除了看社戏以外,文中还写了其他活动或事件吗?

  3、哪些事件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4、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进入自读状态。

  学生自读完成后,汇报。教师归纳明确:

  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从事情角度来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1、看社戏。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

  2、开头写了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捉虾等有趣的乡间生活。结尾写了六一公公送豆。

  3、详写的是: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 略写的是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因为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这样写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心意思。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4、三个部分:

  一(1~3段) 盼看社戏;

  二(4~30段) 去看社戏;

  三(30~40段) 怀念社戏。

  以上从多角度概括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筛选信息。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教学内容提要及本课时教学要点概述

  二、阅读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1、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

  2、(协作学习)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找到文字根据并阐述理由。

  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____(举人物表现 )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一段话。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评价人物用语如下:

  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找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等)

  我也喜欢双喜,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还有他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可补充内容: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是有名字的,文中还有一群没有名字的小伙伴,有谁喜欢?

  我喜欢,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

  我也喜欢,因为……(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

  ……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瘌子”的办法。

  ……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教师对人物分析的归纳:

  小说中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本文中我们从行动描写语言和描写两方面来看:

  行动描写(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几个少年驾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时的愉悦心情。

  语言描写: 双喜(找到相关的话语):聪明能干、热情爽直、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小领袖、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

  其他人物(可组织学生自行阅读分析):

  阿发:热情好客、 淳朴无私 、 憨厚无私、善良、天真、活泼 ;

  六一公公:善良纯朴、 宽厚、好客、豪爽风趣 ;

  桂生:机灵 、勤快。正是故乡质朴、淳厚的人情,才让作者一往情深地眷念。

  在小说的阅读分析中,一定要结合人物的行动和语言进行品析。

上一篇:《长城》语文教学设计下一篇:精选《画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