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2020-04-12教学设计

  新课程强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就是采用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司南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向心力,通过实例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向心力的来源

  (2)通过实验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能运用向心力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加速度及其公式,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形成向心力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向心力F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态度,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教材分析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本节是本章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学好这一节可以为学好本章应用部分以及万有引力的应用作必要准备。 教材先讲向心力,后讲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导向心加速度这个难点,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概念,再通过探究性实验给出向心力公式F=mrω2或 F=mv2/r,之后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a=rω2或a=v2/r,顺理成章,便于学生接受。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传动装置中,共轴的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转动(不打滑)中,凡和皮带接触的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只是表面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因为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更深一步来分析,为什么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是什么力来改变物体的这种运动状态,这个力有何特点?学生将带着这些疑问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设置情景

  教师做“水流星”实验,并设下疑问:为什么盛水的杯子以一定的速度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甚至杯子在竖直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杯口已经朝下,水也不会从杯里洒出来?

  [在课堂上创设真实可见的物理情景,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把生活与物理联系一起的习惯。]

  2、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匀速”的含义是什么?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那么物体所受的外力有何特点?加速度怎样呢?指出:这两个问题即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即可自行解释前面小实验的因果。

  [采用这样的导入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将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讲授的新内容产生迫切求知的欲望,主动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知识的整体感。]

  二、向心力

  1、实验探究“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做圆周运动”。

  (1)、步骤

  ①一个小球,拴在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桌上,原来细绳处于松驰状态

  ②用手轻击小球,观察绳绷直前后小球的运动情况。

  (2)、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①绳绷紧前,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②绳绷紧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3)、通过讨论得到:

  ①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向心力。

  ②向心力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是变力。

  ③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这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通过亲身感受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讨论时教师应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课件展示动画:(1)圆锥摆 (2) 物体相对转盘静止,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3)汽车转弯 (4)卫星绕地球运行

  3、向心力的来源:通过对以上四个圆周运动实例的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来源可以是某一个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4、应用:学生尝试解释“水流星”的实验现象。

  [向心力的来源是学生在本章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用多媒体呈现直观刺激材料,易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圆锥摆等现象中,物体都做圆周运动,具有运动方面的共性,由此启发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寻找受力方面的共性,使学生经历了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能将向心力当成独立的一个力,教师此时应特别指出:受力分析时, 不能多出一个向心力。且①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②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物体并非是所受到的合外力。]

  三、 向心力的大小

  1、 实验探究:感受向心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钥匙串、橡皮擦、笔、细绳等动手实验并感受向心的大小。

  (1)让学生用细线联结钥匙串、橡皮擦、笔等,然后拉住绳的`一端,让钥匙串、橡皮擦、笔等尽量做匀速圆周运动,改变转动的快慢、细线的长短多做几次。

  (2)引导学生猜想:向心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半径有关。因此在探究向心力大小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一问题。

  [该小实验在此做了改动,与课本上的不尽相同。做该实验时学生的感受更直接,更易操作。提醒学生实验时应使物体尽可能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这样绳的拉力近似等于向心力。]

  课件展示:

  2、 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

  ①质量不同的钢球和铝球,当它们运动的半径r和角速度ω相同时,比较向心力的大小

  ②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运动半径相同,观察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③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观察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

  (4)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质量比值(m1:m2)半径比值(r1:r2)角速度比值(ω1:ω2)向心力近似比值(F1:F2)123

  (5)实验结论:

  ①实验表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大小为:

  F=mω2r (式中F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ω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r是所做圆周运动的圆周半径。)

  ②应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上述公式可变形为:

  F=mv2/r (式中v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对于控制变量法学生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因此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并提出猜想后通过演示实验师生一起探究最后得出向心力大小的关系式。在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时教师可结合传动装置中,共轴的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传动(不打滑)中,凡和皮带接触的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这一知识点让学生思考怎样控制角速度不变。当学生明白这一问题后,教师的演示也可换成学生的演示。不然,台上的忙得不亦乐乎,台下的却不知所以然,纯看热闹。]

  四、向心加速度:

  ⒈ 定义: 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2、物理意义: 它是表示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1)引导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的表达式----a=ω2r.

  向心力的大小还可以用F=mν2/r来表达,同样向心加速度也可表示为--a=ν2/r.

  (2)方向:与向心力的的方向一致。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4、动动脑:a=ω2r、a=ν2/r ,a与r究竟是成正比呢,还是成反比?

  指出:当w一定时,a∝r

  当v一定时,a∝1/r

  5、课本例题:在航空竞赛场里,由一系列路标塔指示飞机的飞行路径。在飞机转弯时,飞行员能承受的最大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6g(g为重力加速度)。设一飞机以150 m/s的速度飞行,当加速度为6g时,其路标塔转弯半径应该为多少?

  六、小结[在小结中需给学生指出,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虽然是从匀速圆周运动中推导出来的,但这些公式对变速圆周运动中求某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也适用.]

  七、作业:P72 3、4、5小题

  设计思路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内容,学生对于向心力一直很难理解。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本节课本节首先通过创设真实可见的物理情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习的兴趣。然后学生亲身进行实验探究来感受向心力。当学生对向心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进一步提出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再让学生动手完成感受向心力大小的小实验后做出猜想,然后借助了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从而得出了向心力公式。接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给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让学生明白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

  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落实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导学”的新教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人人参与,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活跃学生思维,并在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结合演示实验,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辅助教学,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是一节科学的、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物理《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2.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评课稿

3.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

4.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稿范文

5.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6.高二物理《电源和电流》练习题

7.向心力说课课件

8.向心力的同义词

9.关于向心力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上一篇:幼儿大班英语主题教学设计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课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