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理解莎利文老师独特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自读课文,又是新选入教材的课文。从教材本身来看,学生要对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拟在学生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用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授海伦·凯勒的故事。(要求学生记录要点,课后结合自读提示和文后的方框内的短文,查找课外书,整理成一篇探究海伦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短文。)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X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
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四、朗读1—3自然段
1、这三段文章写了什么?
2、莎利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
莎利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
3、第二段结尾一句说“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从全文来看,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了什么?
五、朗读最后一段
点拨:如果说前一篇课文里面,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感情是依恋、思念、热爱的话,从这一段看来,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六、总结
七、作业
1、任选一题
课外再阅读几遍课文,思考:海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并把思考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深沉的爱
科学的教学方法
1、认识事物都有名称:洋娃娃、水——联系实际、启发诱导
2、体验大自然——情感体验
3、认识抽象名词——情感体验、对比、比喻
三、感情之情
开了眼界
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九、备课小记
设计这一节课,着实让我费了不少脑筋,有几个很强烈的感觉:
1、这种类型的课文应该编入参读教材。因为就这篇课文来说,语言上并无多少可学之处,情感教育方面,海伦的精神这篇课文中也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至于,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学生及教学方法的理解对初一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在确立此课的教学目标方面,的确颇费了一番周折。
2、新教材(修订本)删去训练重点,使教师拥有了更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也有消极因素,这种目标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目标的不正确或不明确,对这一课而言,我这样处理,也没有太多的自信。如果从学生学习写作和单元教学的角度,我觉得训练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可以作为主要目标,因为前一篇是选择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日,从校内到校外,表现老师的温柔、慈爱与公正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思念,而此课也是具体选择三件事去表现老师的爱与教学方法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两篇文章一中以外,一是正常儿童,一是残儿童,都是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两篇文章的结构大体相似。但是对初一学生,特别是对我的学生来说,这种要求显然太高。所以在这一点上,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而不作要求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难点:
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富于创意,在创作中合理运用所收集的资料。
教法:
认识、探究、
学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师表现清楚
2、 能否突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 能否把握画面,并配合好相应的环境、背景
4、 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二、发展阶段:
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三、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四、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五、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六、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