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的教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的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种太阳》儿歌动画,学生跟唱。
一、 欣赏动画,谈话导入。
师:刚才唱了歌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生:有了太阳,我们感觉很温暖!
生:太阳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么美丽的花草树木。
师:是啊,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把她的金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与太阳有关的诗歌,题目就是──(板书)
生:太阳是大家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师: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呢?好,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诗歌,注意把字看读准,诗句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歌。
师: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谁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课件出示)
生积极举手。指名读。
师:如果你认为他读对了,就跟着读两遍。
生分别认读跟读。
师: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比较特殊,谁发现了?
生:红彤彤
师:它是一个——
生:ABB式的叠词。
师:我们学过很多这类词语。
生:亮晶晶、白茫茫、绿油油
师:这个词除了是ABB式的叠词,它的读音也很特殊。你发现了什么?
生:彤的声调变了,红彤彤读一声 tōng 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注意到这个字单独读──
生: tng 。
师:组成叠词时,声调就变了,读──
生: tōng 。
师:好,像这位同学一样,我们一齐把这个词读两遍!
师:真棒!声音真响亮。这首诗歌一共有四小节,老师分别找四名同学们分小节读一读,其他同学做认真的小听众,看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学生勇跃举手,师指四名学生分小节朗读。)
师:听了以后有什么意见?
生1:她读第二小节时,书上说“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她读成了:“她陪小朋友在海边戏水”,少读一个“着”字。
师:你听得真仔细,谢谢你。(对着读第二小节的同学)愿意把刚才读错的再读一遍好吗?
生点头并朗读。
师:真好,对了!
生2:他读的“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这一句里的“趁”是前鼻音,他没有读准。
(师纠正错误)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一)美读第一小节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我读诗歌的第一小节。(课件展示:第一小节)
师有感情地读第一节,生听。
师:老师刚才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就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谁也看到了?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看到了天上有朵朵白云。
生:我看到太阳落山了,晚霞变得特别的红。
生:我看到太阳从山边露出半边脸在望着我们呢!
师:你们看到的图画 居然和 老师看到的一样,你是从诗句中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生:朵朵白云和红彤彤的晚霞。 (师点击突出“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
师:跟老师一起去看看那洁白的'云朵吧!(点击出图“朵朵白云”)
生惊呼:啊!真美!
师: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点击出图“红彤彤的晚霞”)
师:现在你知道“红彤彤”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红彤彤”就是说颜色特别的红,红得十分的艳丽。
师:多美啊!你也向老师刚才那样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谁来?
指一名读。(速度略快,没有突出“朵朵白云”)
师:对自己的朗读满意么?
生:还可以。
师:听听同学的建议。
生:她读得还可以,就是速度太快了,她应该慢点读。她还应该把“朵朵白云”和“红彤彤的晚霞”读得再美一点。
师:那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就像他这样,一齐美美的读读第一小节。
生有感情的齐读。
师:原来美丽的图画就是优美的诗句,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图画,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东西都记在脑海中吧,看大屏幕,试着背背第一小节。(课件展示:动画)
生齐背。
师:多美的声音,多美的画面啊!其实这一节还有个小知识呢,谁的眼睛最亮?
生: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
师:对,太阳东升西落,还记得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关于描写日升日落的词吗?
生:写太阳升起是“旭日东升”。
生:写太阳落下的词是“夕阳西下”。
师:是啊,每天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这一路走来,太阳可没歇着,她做了许多事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用笔把动词划出来。
生默读,动笔划词。
师:都有答案了吗?
生答。(师板书:鲜花洒、小树 拔、小朋友 陪 看)
师: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我们动作来表现一下“洒”的意思。
(全班做动作)
师: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照
生:射
师:哦,那这里为什么不用照、不用射,不用泼,偏偏用洒呢?
生:用洒感觉很轻的。
生:太阳很温柔。
师:有这样的阳光,鲜花才开的艳丽。
师: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是用力的向上拔吗?
生:在这不是说太阳把小树拔起来,(边说边做动作)而是说太阳照耀小树,给它营养。
生:小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它长的很快。
师:原来是阳光使小树茁壮成长。
师: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谁去过海边?
生:“我去过!”“我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