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渔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0-08-02教学设计

西沙渔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沙渔人》(浙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全文脉络清晰,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文章围绕“机智剽悍”,先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再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最后写西沙少年相约钓鲨。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渔人的剽悍。

  2、 积累“剽悍”“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等好词,记诵“敢于……敢于……甚至敢于……”这一典范句式。

  3、 感受西沙渔人的“剽悍”形象,开展模拟招聘演员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激发情趣

  1、背诵古诗《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教师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那些出没风波里久经风浪锻炼的西沙渔人。板书课题,齐读。

  【点评:《江上渔者》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之一。设计者独具慧眼,善于寻找诗与文的联结点,不失时机地把与本文相关的古诗引进课堂教学,同时也使本设计有个别具一格的开头。】

  (二)初读课文,提炼主题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不添字不漏字,读完后用课本里或课外的词语概括西沙渔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把这个词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请两位学生把词语写到黑板上(可能会写:机智、剽悍、聪明、勇敢等)

  【点评:阅读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本课的设计试图提炼一个主题“剽悍”,以“剽悍”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以达到“把握一词,带动全篇”的效果。】

  (三)自主研读,感悟形象

  1、“剽悍”是什么意思?不翻词典,仔细看这两个字,你能猜猜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赞赏正确的有创意的见解)有没有同学从词典里查过这个词的意思?(交流后,教师用大屏幕出示词语意思:敏捷而勇猛)

  2、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人可以称得上“剽悍”?如三轮车夫,可让学生围绕这个词来描述一下。

  【点评: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文中的“剽悍”一词,单从词典中查出它是“敏捷而勇猛”的意思,是不能培养起语感的。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理解才能到位。】

  3、课文说西沙渔人“剽悍”,是怎样来写的呢?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在词句旁注上一些自己的理解。

  ①教师用屏幕出示:西沙渔人真剽悍啊!你看,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③交流研读结果:渔人的“剽悍”主要表现在“一叶扁舟”“波涛险恶”等词及三个“敢于”上。

  ④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样读好“他们敢于……只身去钓鲨鱼”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读?(明确:应该读出层次,语势层层递进。)学生练读。

  ⑤积累句式:“敢于……敢于……甚至敢于……”是一个很常用的句式,我们一起试着来写一段话。教师根据实际提供语境,写完后交流点评。

  【点评:每一篇课文中不仅存在着生字新词,而且存在着不少新的语言图式。课文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在学生的语言结构中输入新的语言图式,为语言的输出构建新的模块。】

  4、 了解烘托法的.运用

  (1)读了这一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提出:课文是写西沙渔人的,为什么还要写鲨鱼?教师就顺势深入学习;反之则由教师提问。)

  (2)课文是怎样写鲨鱼的?朗读句子,体会鲨鱼的凶猛。再读句子,“一下子”“立刻”等词要重读。

  (3)讨论课文描写鲨鱼凶猛的用意。明确:这是一种烘托法,意在进一步表现西沙渔人的剽悍。

  5、小结:这一段中渔人的“剽悍”主要表现在:船小浪大,海深鱼猛。(板书)

  6、回读全文,由点及面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课文的其它地方也描绘了西沙渔人的“剽悍”,默读全文,从文中找一找。如:“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等句子都反映出渔人的剽悍。(读度句,记住)理解“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的意思。

  7、积累好词,将这两个词写一遍。

  【点评:学生丰富的语言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读读写写,这样才会在记忆中扎根。当然如果能对这两个好词的结构特点作适当的分析,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品画设境,加深理解

  1、教师将事先印好的四幅不同形象的渔人简笔画发给学生,让学生评一评,哪一幅画与课文的渔人形象比较吻合,为什么?如果满意的话,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画涂上颜色;如果认为自己能画得比这幅更好,就再画一幅。

  2、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西沙渔人的“剽悍”,有一位导演想把这篇课文拍成一个解说片,现要招聘一位演员来演“西沙渔人”,同学们认为这个演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组织学生讨论,而后屏幕出示:年龄、身材、外貌、性格、发型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最后表扬学生:你们比这位导演的眼光还准,真有水平。

  【点评:通过移植,把招聘演员这一形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课文中抽象概括的语言转化成生动的艺术形象,活化了语言,尝试了一种语文实践活动的新范式。】

【西沙渔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关于西沙渔人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语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3.《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4.《西沙渔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5.《西沙渔人》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西沙渔人小学课文教学设计

7.西沙渔人的教学设计

8.课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范文

上一篇:《看树》原文及阅读题目下一篇:望天门山的古诗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