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四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课文19个生字,其中9个只识不写词,理解生词的意思,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2、指名读。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二、寻“苦”、体味“不辞辛苦”
(一)寻“苦”和“不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辞吃苦”四个字,放声朗读课文,分别用“――”和“ ”画出表现的“苦”和“不怕吃苦”的语句。画出来后,用心读读,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
(二)交流体味: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A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苦”,你能用朗读表现了出来吗?
B品味语句,看图,想象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再读体会。
C李时珍的话应该是什么语气?(为什么要在此住上一夜?)联系第2节,领会虽是破败的古寺比起山林中夜宿要安全得多。引读第3节,读出庞宪话的“喜悦”。
D再次走进这座破败的古寺,这座可以给李时珍师徒俩带来一些安全感的古寺。
2、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A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B联系生活:你啃过干粮吗?啃过冷馒头吗?这样的饮食是一天吗?引读第一节。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他们为了修订本草不辞一切辛苦。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C再读本节,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这样的“苦”呢? 读慢些。
D品味“笑”这笑里有什么?透过“笑”感受到什么?
E引读对话: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万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感受情怀:修订《本草》万民得福
F激情: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李时珍觉得….是值得的…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再读李的话。
3、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较之上面,这些苦还算苦吗?)因此在这个月明这夜,李时珍开始记录自己的寻访所得。默读8-1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除了书上的这些中药你还知道哪些?
4、在8-12节中,哪一幕最让你感动?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他为了什么,你能够看出什么?(引 严谨认真)
5、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三)畅说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翻开历史教科书
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
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
采集的标本
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
遍访名儒、混藉、渔樵
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
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 一万余药方
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
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
它寒光四射 削铁如泥
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
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设计理念】
萨特曾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这句话无论怎样的咀嚼都是对阅读太诗意的解读,但不能否认的是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为使语文学习与积累、应用结合起来,注重篇章写法的指导,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动物的浓浓亲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学习重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鸥深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视频片段,乐曲《江河水》,《老人与海鸥》的PPT课件。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流程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兴趣
1、阅读本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2、展示搜集到海鸥的图片,了解海鸥及昆明的海鸥胜景。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提示语文学习重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带着兴趣,而且目的明确。
二、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初读课文
1、读课题引导质疑:
(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
2、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3、课文主要写了老人和海鸥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进一步从整体上告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精读,可以获得个性和的阅读体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再读课文,初识老人
1、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交流关于海鸥老人的资料。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的生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课前师生交流,设置铺垫导入课文
1、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最好具体地说说你怎样喜欢它?小动物喜欢你吗?它又是怎么喜欢你的?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体会体会。
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设问题目的在于引出动物是有感情的,以及初步认识情感表达的具体行为。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老师交流的勇气,为课文的重难点学习作了不漏痕迹地巧妙铺垫。
二、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人鸥深情
1、快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老人和海鸥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2、老人与海鸥之间是:(预设答案: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板书:爱。)
三、仔细研读课文,析词析句感悟人鸥深情
1、研读爱鸥段,感悟老人情:
⑴ 仔细读文,思考作者在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抓住那些词句来表达老人对海鸥的挚爱之情,划出相关句子。
⑵ 读课文,概括地说说作者写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请同学写板书。
⑶ 在这些事例当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老人对海鸥的挚爱之情。小组选择文段讨论画出相关词句。
⑷ 交流汇报:
① 预设一:喂海鸥──动作描写。
重点词语:“小心地放”“退开一步”“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
点拨:从这些词语中体会老人是怎样的心理,加个为什么。
② 预设二:给海鸥起名字──动作描写。
重点词语:“唱着什么”;海鸥的名字…。
点拨:你的名字谁给你起的?老人把海鸥当作了谁?
③ 预设三:唤海鸥──神态、语言描写。
重点词句:老人的话;5个感叹号的使用;“得意”……
点拨:注意观察这一段的标点符号,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表达老人极其喜悦的心情。
④ 预设四:谈海鸥──语言、神态描写。
重点词语:“小模样”“海鸥飞处带诗来”“吉祥鸟、幸福鸟”“可惜我去不了”“企盼”。
点拨:表达老人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遗憾。
⑸ 小结:的确,老人对海鸥的爱就体现在喂海鸥的动作里、给海鸥起的名字里、呼唤海鸥的语气里、谈海鸥的语言和神态中,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
⑹ 播放视频、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使学生从理解与玩味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体验地朗读课文,获取阅读体验,在充分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具体的语言表达具体的情感,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2、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⑴ 读课文,画出描写海鸥情感的句子,体会作者怎样把海鸥对老人的感情写具体的。可以把你的理解与感受写在句子旁边,进行批注。读表达海鸥情感的句段。
⑵ 预设点拨:海鸥从见到老人遗像到我们要拿走遗像这一段时间,海鸥的感情、心理有没有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按顺序来体会这种变化的情感。
⑶ 交流并感情朗读。
① 预设一:
重点词语:“突然飞来”“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点拨:联系上文理解,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必来的老人十几天没来,放大的老人的照片此时在老人的眼里就是活着的老人。海鸥也许认为……。联系下文理解,叫声与平时大不一样,平时什么样?平时老人来干什么?
② 预设二:
重点词语:“纷纷落地”“素立不动”“守灵”
点拨:出示图片,理解“素立不动”“守灵”。海鸥们也许知道……。
③ 预设三:
重点词语:“扑”“大声鸣叫”
点拨:“炸了营”是指肃立不动的海鸥此时全飞起来了,速度如何?哪个词最能体现?理解“扑”,海鸥对老人有着怎样的情感?
3、拓展运用:
海鸥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深情厚意。如果海鸥此时会说话,也许会说什么?
4、配乐感情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读出海鸥的心情,感受海鸥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是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激发人与动物和谐之情
1、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昆明人自发捐款为老人雕刻的塑像于今年的1月18日在翠湖边落成。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关于老人与海鸥、关于人与动物……。
3、拓展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欣赏图片,出示作业一: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4、关于这篇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收获,出示作业二:学习本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写一篇你或你周围的人与动物的故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把语文教学拓展延伸,从学到用的有效落实,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