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

2020-12-31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壕吏》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石壕吏》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问: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力争读出诗歌的感情。

  2、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四、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1、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捉人。

  2、捉人情景的概括描写的句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3、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

  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想象并虚拟差吏的怒呼。

  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吗?会怎样怒呼?)

  第二次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辘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得到官吏的可怜、同情吗?会怎样怒呼?)

  第三次请求: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明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五、为什么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

  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六、小结

  师:托尔斯泰“战争请孩子和女人走开”这里年老体衰的老妇人都抓去服役了,这足见战争的残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生: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师:对。(动情地)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七、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试背诗歌,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石壕吏

  吏: 捉 怒 呼 逼

  妇: 出 啼 苦 走

  《石壕吏》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

  2、通过朗读、心理模拟和短剧表演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组伊拉克的新闻图片,问:战争给伊拉克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 戍 妪 咽

  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4、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四、心理模拟:在事发现场,当事的老翁、老妪、媳妇、差役心里会怎么想?

  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从不同角度体会当时百姓的痛苦,社会的黑暗腐朽)

  五、短剧表演:在走进诗中人物的内心后用短剧的形式来创造表演。

  1、分组准备:4~6人一组。

  2、表演

  3、同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点评表演。

  4、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可从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等角度进行思考。)

  再一次联系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了解其人其诗。

  六、欣赏:

  以视频形式(选自《唐之韵》之诗圣”杜甫)再一次深入地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及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结束语(接视频解说词的最后一句:因为他们是弱者):但是,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

  七、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课外阅读《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

上一篇:石壕吏教案(通用3篇)下一篇:《笋芽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