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五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学习心得》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上册)信息技术第3单元设计应用文档第2节制作作文选中的内容。本科是word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文字修饰、图形插入与修饰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引入excel的一个衔接,为以后学习excel内容起到铺垫作用,了解表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现表格在统计方面的优越性。
二、学生分析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心里,我采用构建主意理论为指导,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启发引导、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自我反思与梳理等方法,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借助学件、伙伴、老师的帮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表格中各个元素的含义;
(2) 掌握word中插入表格的方法;
(3) 掌握word中修改表格的方法;
(4) 掌握文字录入与修饰。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word中插入表格的方法;
难点: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五、教学准备
收集生活中各种表格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分组,选好组长;制作好学件;网络教室;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得新知。因此我通过让学生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启发学习、作品评价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得真知,在探索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以一个小比赛导入,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上来做抢答比赛,比一比谁的观察力好,谁的反应快,两位同学分别代表男同学和女同学。他们所得到的材料都是关于校运会成绩的材料,所不同的是男同学获得的是文字材料,女同学获得的是表格材料,他们根据我提出的三道问题做抢答,看看最后谁会获胜。可想而知,显然是女同学获胜了,获胜以后,老师提出问题:“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女同学会屡战屡胜,她们获胜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想。”接着老师通过广播展示两位同学的材料,同学看了之后得出表格的好处是简单明了,便于查找和比较,老师总结,引入课题。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中学的心理特征,全班每位同学都非常瞩目这个比赛,都想自己的队获胜,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自主探究,启发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表格中各个元素的含义,学完后学生学习word中绘制表格的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主动的学习word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就布置任务一让他们选择一种方法试一试,培养其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操作熟练的同学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插入表格,尝试如何增加删除列,当学生完成后我总结word中插入表格常用的三种方法以及修改行列的方法。
展示第二张表格,请同学观察刚才绘制的表格和这张表格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的发现某些单元格发生了变化,行高和列宽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布置任务二,请同学根据课件提供的信息,自己探究实践完成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调整行高和列宽。在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困难,我先不作提示,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方法,乐在其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从刚才学过的利用表格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按钮入手,既然有笔,那么有没有橡皮呢,从而启发学生用工具栏进行单元格的合并,学会知识的迁移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自主探索和同学间相互协作,学生反馈问题,老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点拨,请学生演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并进行总结,使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利用菜单法对单元格进行合并与拆分必须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而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进行合并与拆分时必须注意某些表线是不可以被擦除的,这种情况下表线会变成灰色,一旦擦除必须重新利用笔画回去。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flash动画播放用菜单法进行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使学生记住关键的步骤,至少掌握一种单元格合并与拆分的方法,进而掌握自学的方法。
在完成任务二以后,学生对word中表格的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很想展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继而布置任务三,请同学在原先表格的基础上修改表格,完成规定表格的制作,并输入文字,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先完成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表格中间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的格式与对齐方式,这个根据前面学过的word操作,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的操作,从旧知识到新知识,引导学生对表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进行探索实践,完成任务三。本环节我采用了比赛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表格的修饰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课件提供的信息,探索实践对表格的修饰,体现分层次教育。
在学生完成任务三以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看看谁做出的表格好,先是小组互评,每组推选出最好的作品参加评比,在评比时小组要派代表来说明为什么推选改作品,被推选的作品特点是什么。教师总结点评,给予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填写本次的心得体会表,将本节课的心得体会以及需要改进和不明白的地方填入表格,提交本节课的作业。最后我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word中如何插入表格,如何插入删除行列,调整行高列宽,如何对单元格进行拆分与合并,在表格中录入文字,对表格进行美化,其实生活中除了我们今天制作的学习心得表外还有很多表的应用,比如说火车时候表、体检表、棋盘等,希望我们同学能观察生活,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三) 巩固与反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能及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便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得到反馈信息。为了突出本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一个练习,画房子,通过拆分合并单元格,画出房子的窗和门,使学生对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行列的插入与删除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最后把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并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学与不足作反思总结,最后以作业形式,将表格一起提交给老师。这样的设计,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知识点得到及时反馈,做到既面向全体,又突出了个性。
(四) 学生总结
在平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改变由教师总结的老套。本课我让学生自己谈谈今天学会了什么,这是一个对知识的系统化和梳理过程,在评价时请同学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概括知识、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在老师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学习作一个反思与总结,对知识的巩固有一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