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2021-04-26教学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

  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作业布置】

  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转假缝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上一篇:《充气雨衣》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充气雨衣的教学反思